轉眼間已是年末,雖然已經離開學校一段時間,但還是能在腦海中清楚的刻劃出當初畢業時的興奮、感傷與不捨,更強烈的是帶著一身本領踏入社會的緊張、躊躇、與對發光發熱的期待。

四年前的我們,是第一屆交大電機系,由電控系與電信系合併而成,班級數四班,每班人數接近五十人的大系,將近兩百位從四面八方來的優秀人才,其中更充滿了許多新成立的團體所需面對的問題。當初還只是新生的我們,看著學長姐們努力的溝通協調,將彼此對自己原本系所的驕傲與期許,用更多的不藏私和不放棄,轉變為對「交大電機」的一分認同和歸屬感。直到後來系上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例如宿營、舞會、宣傳電機系的電機週等等,不僅體現了學長姐們對我們的期待、付出、更多的是系上感情的凝聚,和集體意識的形成。這樣的精神,也深深的影響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傳承的責任也體現在每一位電機人的身上。
大二以後慢慢從參與系上活動變成舉辦,這時的我們才了解到,一個兩百多人的大系,即使擁有許多的資源,卻很難將系上同學動員。由於電機系系上的幫忙,其實辦活動很容易,但參加人數卻往往不到我們預期,一次兩次之後,我們開始慢慢去探討系上同學參與的動機。每個班上都有班級幹部、班級代表,但因為人數眾多而無法將活動訊息確實傳遞,系上同學功課壓力偏重,往往因考試或作業而無法參加,還有些同學是各大社團的幹部,或參與許多社團,諸如這些原因,一次沒參加,兩次沒參加,如此循環下來,最後就對系上活動冷淡,參與系上活動的人就總是那幾個熟識的。所以我們開始思考怎麼讓大家有意願來參與活動,將活動增加,我們舉辦有夜烤、系出遊、啤酒認親、月餅大會、宿營、火鍋大會、電台、耶誕舞會、電機週、名人演講、系友演講等等眾多活動,讓同學沒參加到其中一個活動,卻仍對系學會充滿期待。加強宣傳與動員,前往宿舍寢宣等等加強活動宣傳,一屆帶一屆參與活動,不僅增加同學間感情,也能增進與學長姐的感情。經由這些改變,後來參與人數慢慢的讓我們感到很窩心。
每年交大校友會都會由畢業班級指派班級聯絡人,班級聯絡人主要的工作就是聯繫班上同學,並且將交大校友會的資訊轉告,四年來學校培養我們在各方面都有健全的發展,我覺得很榮幸能替學校服務,擔任本班的聯絡人。在聽聞這次校友大會的消息時,我便毫不猶豫的報名了一個班級。一開始也許是因為同學們才剛出社會,對於人際關係的經營較為生澀,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閒聊後,彼此的距離逐漸拉近,我們提供了一些學校的近況,而學長姐們也都很樂意和學弟妹分享人生體悟和業界的狀況,這些將我們連在一起的,除了對於這個曾經滋養、孕育了我們的母校的共同回憶,更多的或許是世世代代在交大所獲得的分享、無私與互相提攜和幫助吧!就像當時第一屆的我們,鼓勵了系上每個人一起努力的那些,是那麼的溫熱而無求。
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是青澀的學子,不管是繼續求學深造,或是進入職場,都有更多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也許初出社會的我們,是校友會中最年輕的一群,但我們仍能持續的貢獻,使得這個交大持有的精神更為緊密、更為茁壯,直至有一天,這裡成為了一片夢與理想的沃土,使每個時至成熟的種子都能發芽,綻放,我們期許自己給的更多,獲得也會更多,將這樣的精神延續下去,做到真正的無私、開放、互為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