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電子報│聯絡我們

想念的季節、特別的愛從波士頓到臺北,記一場令人難忘的音樂會!

音樂會的節目單裡,有這樣的字眼:

「植樹護地球,為生態加油!」 「把愛傳出去,為弱勢加油!」「睦鄰好厝邊,為地方加油!獎助運動員,為體壇加油!」「愛心加油站,為大家加油!」

任何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場音樂會是在石油公司贊助,和在石油公司舉行的。

真巧,一個多月前,才在波士頓聆聽過一次難得的三巨頭連袂演講:神探李昌鈺、電腦科學家兼小說家張系國,和國學大師白先勇。深受啟發良多。今年年底,我又在臺北市,經歷了極為難能可貴的合唱音樂會,是由臺大校友合唱團、臺灣合唱團、中油合唱團、和來自遠方的波士頓東方之聲合唱團,橫跨太平洋兩岸和美洲大陸的四團聯合音樂會。大家在中油大樓國光演藝廳內,歡聚一堂。開懷高歌演唱,以樂會友,其樂融融。我有幸躬逢其盛,並在音樂會中遇到了多年不見的老友:臺大合唱團的資深團長,以及為聯絡合唱團校友的每年一次「無所不談」聯絡網的發起人陳立偉兄和臺大合唱團的團友陳明哲兄。非常興奮。一想起明哲兄和立偉兄在我個人成長和在合唱樂團裡的特別關心,陣陣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

音樂會中,四團唱了古今、中、外、名歌,包括新疆名謠《青春舞曲》、內蒙古民歌《牧歌》、綜合了多個部落的臺灣原住民名謠《山海歡唱》、宜蘭名謠《丟丟銅仔》、魯凱族名謠《馬蘭姑娘》、英文歌謠《Loch Lomond、Greesleeves 、Soon Ah Will Be Done、Those were the days) 等。都有傑出的表現,感人而又溫馨。正應驗符合了此次音樂會的主題「想念的季節、特別的愛」。

尤其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中油合唱團唱的充滿離愁、鄉愁的歌曲是《鄉愁四韻》,由詩人余光中詞,用情至深,感人肺腑。尤其是最後一段:「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不自覺地想起那年冬天,和小兒球球一起清晨天未亮六點鐘一大早爬起來挨家挨戶送報。一不小心父子倆人都滑倒到雪地上。看到小球兒頭上戴著有破洞的雪帽,和臉孔被寒風吹得紅紅、腫腫的,心頭一陣心酸,「世上唯有媽媽好,有媽媽的孩子是個寶,沒有媽媽的孩子是根草。」的兒歌在腦海裡隨之響起。不禁緊緊地擁抱著小球兒落下淚來。又不禁想起自己親愛的母親,可惜如今已不在人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唉,正如聖經裡所說的,不禁一聲歎息。親愛的媽媽,我好想妳,我愛妳。祝妳在天之靈安息主懷。

另一首《送別》是由李叔同作詞、John Ordway作曲。是許多學校畢業典禮必唱之歌。「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想起大學時代的同窗住在同一寢室的室友,四人當中已有倆人先我們而去,那不正是「知交半零落」嗎?啟源兄和大衛兄,祝你們在天安息。 

波士頓東方之聲合唱團表演的壓軸曲子中國民歌,曾得過全國作曲比賽首獎的「遊子情深」,陸在易作曲,邵凱生作詞,真是感人啊!一開始就扣人心旋:
「走出了告別的目光,走不出纏繞的離愁;走出了故鄉的懷抱,走不出眷戀的小舟。 走出了遠遊的港口, 走不出期待的雙眸; 走遍了萬水千山, 走不出夢裡的神州。 」

「雖說四海啊都能安家,老家總覺得最親切溫柔,白雲飄飄啊清風悠悠,帶去遊子真誠的問候; 」尤其是最後幾句:男聲、女聲共四部大合唱,美麗的和音和男女輪唱,效果奇佳。
「啊,遠遊千萬裡,幾度春和秋,幾度春和秋; 情思好像那風箏線, 牢牢拴在我心頭。」引起所有海外遊子的共鳴,是傑作中的傑作。  

最後的四團聯合大合唱,由戴金泉指揮:閩南語名歌《望春風》。百分之九十五的團員是中國大陸同胞的波士頓東方之聲合唱團,幾經苦練,唱得有聲有色,令人動容。想不到這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閩南歌曲居然與另一名曲《滿江紅》的歌詞節奏完全吻合,一詞兒一音,從頭到尾,配合的天衣無縫。非常有意思。多麽可愛的巧合喲。
「獨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 看著少年家 …」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記得當年在臺大合唱團和臺大交響樂團的聯合演出時,交響樂團的團員們就曾別出心裁地,以《望春風》的歌為曲調,用岳飛的《滿江紅》作為歌詞,高歌一曲,真是很有「處米」《閩南語,趣味之意》。如今記憶猶新。

音樂會結束後,中油董事長林聖忠親自上台一一向四合唱團全體團員和指揮致意:曾遠征北京、加拿大、並在去年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世界音樂最高殿堂「金色音樂大廳」,榮獲金獎的波士頓東方之聲合唱團的指揮喬萬鈞、伴奏郭淩,臺灣合唱團的指揮陳詩音、伴奏陳詩愔,臺大校友合唱團指揮莊舜旭、伴奏方怡婷,和地主中油合唱團指揮方素貞、伴奏李宜真。個個都在合唱音樂上有極高深的造詣,令人敬佩。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繞樑尚飄空!」此次音樂會,我不但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友,也回想起當年在臺大合唱團、MIT 劍橋中文合唱團《MIT-CCCS》的有趣的往事。在MIT-CCCS學到「鄉愁四韻」時,非常感動,後來去臺灣高雄中山大學講學,特別向原作者大詩人余光中教授請教,獲益良多。有一次在上海交大講學,意外發現心目中欽佩的李叔同是交大校友,並且在「叔同路」上列有肖像和簡歷認人敬仰。心中興奮不以。

「13」 和「14」 諧音「一生、一世」。中國需要團結,其實推廣、發揚合唱藝術是很好的方法。但願所有對合唱有興趣的人,不論是愛唱、或愛聽,都能夠堅持這種素養,多多舉辦這種跨界的音樂會。在這 2013 到2014 交替的時節,作為「一生、一世」,連續不斷的目標。「團結就是力量」,加油、加油、再加油。相信一定能開闢出音樂、合唱嶄新的局面。為中華文化泱泱的大海和浩瀚的天空,譜寫出一章又一章天風海雨的詩篇。

(以上為作者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作者email:Mozart200@gmail.com, patwang@ieee.org
作者網址:http://www.sites.google.com/site/mozart200

P.S 附上照片數幀如下: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向全體四團致意,與波士頓東方合唱樂團指揮喬萬鈞握手。背後為戴金泉指揮。
李叔同肖像、作者於上海交大
陳立偉、黃素貞《促成波士頓合唱團訪臺》、作者

作者求教詩人余光中大師《中山大學》

陳明哲、作者、陳立偉
音樂會節目單
 
維也納世界合唱賽金獎杯「波士頓東方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