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凱/點矽成章

鄭志凱:願「微型創業」遍地開花
現代年輕人聚會,創業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話題。創業難免需要資金,一談到資金,很快便想到創業投資。其實創業點子有大有小,在創業的金字塔裡,創投基金以追求上市或併購為目的,投資對象的發展潛力必須在一定規模以上(例如三、五年後營業額至少上億),屬於金字塔的上部。在這金字塔的最底層,數量最龐大、卻受到最少關注的是微型創業。台灣政府並沒有明文定義微型企業與小型企業的區別,不過在民國96年施行的微型創業貸款鳳凰計... 閱讀更多
鄭志凱:虛擬與實體帝國間的攻防
最近臉書被抓了包,營運長桑德柏格不得已只好出面道歉。原來兩年前,臉書跟幾位大學教授合作,以70萬用戶為樣本群,進行心理實驗,研究一個社群媒體如果加上「情感調節器」,過濾掉一些負面情緒的資訊,用戶是否會因此比較快樂?或者是反過來,過濾了正面情緒,用戶是否會變得鬱卒起來?臉書用戶被用來做實驗而不知情,難怪被群起而攻之。移情作用或「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是心理學中久知的現象... 閱讀更多
鄭志凱:21世紀的亞歷山大帝國
剛過的星期天,909位作家聯名在紐約時報刊出了全頁廣告,抗議亞馬遜公司以惡劣的商業手段抵制Hatchette出版公司。聯署中不乏赫赫有名的作家,包括恐怖小說名作家Steve King, 暢銷書《決斷兩秒間》作者Malcom Gladwell, 電影《魔球》的原作者Michael Lewis等。亞馬遜公司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書店,這些作家的書,超過一半以上透過亞馬遜售出。亞馬遜價格便宜,交貨迅速,每一本... 閱讀更多
鄭志凱:無人機浪潮捲起千堆雪
能夠像鵬鳥般隨風自由翱翔,恐怕是自古以來當人類仰望天空時,心中不由升起的無限嚮往。傳說中,17世紀某日,君士坦丁堡的地標加拉達塔(Galata Tower)上,一位異人穿戴上自造的滑翔翼,自50米高的觀望台上縱身一躍,橫度六公里寬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對岸小亞細亞降落。當時的蘇丹大驚失色,以為此人具有特異功能,連忙把他放逐到阿爾及利亞。記載在信史上,正式掀開人類飛行世紀的應該是1903年萊特兄弟的第... 閱讀更多
鄭志凱:人機共生三定律
6月中,在倫敦有幾位裁判跟一位神秘嘉賓透過電腦進行筆談,這位神秘嘉賓才13 歲,從烏克蘭來,名喚Eugene Goostman,英文聽寫還不十分道地。 對談5分鐘後,有1/3的裁判被說服,認為小男生真有其人。謎底揭曉時,才發現他不過是一個已經發展了13年的電腦程式。消息傳出,人工智慧界非常振奮,經過了六十幾年,人工智慧的成就終於能夠通過圖靈測試(Turing Test)的考驗。這個測試在1950年... 閱讀更多
鄭志凱:開放智慧財產的天空
行情如日中天的特斯拉電動車公司CEO馬斯克(Elon Musk)在6月12日丟出了一顆深水炸彈。在智慧產權當令的時代,所有的高科技公司都在「高築牆、廣積糧」,努力累積智慧財產,阻擋競爭對手進入競技場;馬斯克卻公開宣稱:「今天,我們把掛在大廳牆上的專利證書全拿了下來,基於開源運動(open source movement)的精神,任何人只要誠信善用特斯拉的專利,我們絕不會興起侵權訴訟。」就在馬斯克宣... 閱讀更多
鄭志凱: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台灣在哪裡?
今天, 2014年6月18日, 歐巴馬首次將一項民間的展覽帶進白宮。「自造者展覽」(Maker Faire)其實已經有8年的歷史,2006年迄今,8年中自造者展覽在世界100個以上的場地展出,累計參觀人數超過百萬以上,這次在白宮展出,無疑為近兩年來全球風起雲湧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帶來更高的能見度。所謂自造者就是自己動手將一個創新的想法變成實體物件的實踐者,它跟DIY(D... 閱讀更多
鄭志凱:如果人能暢其流──21世紀的人才爭奪戰
1894年,發動第一次革命的前一年,香港英國醫士孫文還抱著書生報國的一絲希望,給中堂大人李鴻章上了本萬言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並且強調「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如何能「貨暢其流」?國父說「在關卡之無阻難,保商之有善法,多輪船鐵道之載運也」。用現代的語言,就是推廣自由貿易。只不過當年國父著眼的只是國內貿易而已。一百二十年間世界大幅縮小,全球經... 閱讀更多
鄭志凱:第三種創新-設計驅動的創新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在全世界設計圈裡的地位,相當於工程圈裡的麻省理工學院。日裔美籍學者前田約翰(John Maeda)擔任院長五年,他原本在麻省理工唸軟體工程,後來留學筑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攻設計。他結合工程與藝術的背景,對領導羅德島設計學院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2013年底,前田離開學院,加入矽谷著名的創投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擔任設計... 閱讀更多
鄭志凱:從一位軍人之死說起
4月22日是美國遊騎兵部隊士兵派特•提爾曼(Pat Tillman)在阿富汗陣亡的十週年紀念。自從布希總統在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14年來,美國士兵在阿富汗陣亡人數達到2300人,提爾曼不過是2300人其中之一,但他幾乎變成阿富汗戰爭中美國青年為國捐軀的象徵。十年之後,他的影響力仍然方興未艾,為什麼?一個原因是當年23歲的提爾曼本來是一位傑出的美式足球明星。2002年,911事件發生後9個月,... 閱讀更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