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電子報│聯絡我們

上海股交中心EQ板─中小企業籌資新管道

黃倩平學姐

在6月底,來自上海的西安交大學姐黃倩平,也是道理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在凱基證券12樓會議廳和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學弟妹分享在中國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及上市的經驗。凱基證券協辦,蕭玉娟副總開場,由台新銀行策略長蔡孟峰學長引言,魏寶生董事長總結。

學姐自西安交大畢業赴美進修,之後在矽谷工作數年後返上海,2005年就創立道理資本,協助民營企業於國內外資本市場取得資金,於三板及場外市場擔任保薦人,協助中小企業。和魏學長是合作台灣F股上市認識的。

中國企業共5,000多萬家,99%為中小企業,佔60%的國內生產總值。傳統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是具規模的上市公司板塊,小公司走私人借貸,或網路金融等;由於中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例5%,與世界直接融資比例70%相比偏低,主要資金來源為小額擔保或高利貸等間接融資方式。另外,中國借貸成本相對較高,年利率普遍在20%左右。

依公司不同階段可於傳統主板、創業板(深滬證交所),或三板與場外市場做股權交易取得資金。

今年包括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等,暫停受理IPO項目,主因還有700家待審上市公司,預計需要3年可去化完畢。

新三板與上海股交中心都是全國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不限產業別皆可,但只有不到1,000家掛牌;上海股交中心較新三板條件更寬鬆些,且PE市盈率較高及掛牌企業成長性較優;上海股交中心組成為上海市政府31%、上海證交所29%、張江高科23%、及上海聯交所17%。

不同於各地的股交中心,上海股交中心是唯一可以進行股票及債券交易與融資的市場;目前投資人偏好債券產品,依企業規模大小及公司營業狀態,年利率可降至10%-12%、12%-15%或15%不等。

2012年於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有53家,近8成年營收規模人民幣上千萬,最大規模的年營收達RMB 4.28億,平均每家RMB 4,145萬。至2014年5月9日為止,共有179家掛牌,募資金額達RMB 27.71億。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掛牌呢?想要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的公司,營運不用獲利即可申請,淨資產需超過5百萬,申請程序類似申請上市,需經保薦人、會計師、律師審核送件備案,可於3-4個月內完成掛牌,達成70%融資滿足率。申請等相關費用約RMB150萬(保薦人RMB100萬,律師會計師RMB 30萬,目前可得到相關地方政府數十萬至2百萬的補助,每年維持成本RMB10萬),相當划算。

股交中心有分股份轉讓系統(E板)及股權交易系統(Q板),主要差異為Q板是小微企業,公司成立滿1年即可掛牌;而E板需公司成立大於1年,營收大於RMB500萬元以上,。掛Q板後可轉至E板,或視產業,如醫療器械或生化,選擇在台、韓、美等海外市場上市。

掛股交中心後,對公司本身直接的好處,是資訊公開透明,因此可以增加知名度及訂單量,提升業績。並可以股或債融資,如直接融資,或股票質押借款,大幅降低融資成本;並有機會多曝光,可增加兼併或收購的機會。另外一方面,目前每家另可得到相關地方政府數十萬至2百萬的補助。

除了對公司有利外,對原本投資人也是增加了出場機制,如私募基金PE及風投VC提供了退出管道;另也有小VC、富有個人等接手,以維持市場的流動性。

學姐也舉些案例分享,如於股交中心這平台募資中單筆金額最大融資為盛泉養老,是養老地產,募集RMB 9,900萬。累積金額最大融資為保羅生物,募集RMB 2.3億元;最具價值的融資為天谷科技。有許多產業並不是台灣熟悉的,也長了不少知識。

聽眾也對這股發中心相關運作發問。雖然目前台灣人還未能參與投資,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或也可以了解當紅產業,中國有金融創新相關配套產業,感覺上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

會後大家爭相和學姐換名片,請教問題及交流,真是一個豐收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