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4)─「渴望」是太陽光 「真心」是放大鏡
「很好,這是個很棒的問題,」黎曲稱許了一下,然後說:「想要的東西可能有千千萬萬種,但富裕從來都不是梵谷『真心』想要的。信念也可能有千千萬萬種,而梵谷的信念裡也從來都沒有一樣是跟富裕有關。」
李奇楞住了,聽不懂黎曲在說些什麼,怎麼會有人不想要富裕呢?不過,雖然不是很理解,他還是注意到黎曲的話中隱含著「想要」跟「信念」是不同的事情。而且,他還特意強調「真心」這個字眼,似乎「想要」還不見得是真心的,甚至可能只是虛晃一招。

「你可能想要這個、或者想要那個。但這些『想要』可能就只是停留在你意識的層次而已,並沒有內化到你的潛意識裡,因此那個力量並沒有強烈到是你『真心地』想要。甚至很可能就只是你嘴巴上說想要而已,連進入意識都沒有,更別說潛意識了。」
黎曲邊說著,邊揮手驅趕烏鴉。沒一會,麥田的字句又變了……
你必須真心地渴望 「渴望」是太陽光 「真心」是放大鏡 能讓渴望聚焦燒燃
「常常我們說『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只是因為遇到某個並不順遂的場景,出於懊悔及補償心態而說想要,那個想要的意念就只是飄浮在腦子裡而已,並沒有進入潛意識中。因此當那個時間點過了,我們就不當一回事了。事實上,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意識很雜亂,所以腦子裡發射出來的腦波頻率很紊亂,無法聚焦在固定的事物上;而我們的想法來來去去地,因此缺乏穩定的能量供給來持續地發射出相對應於想要的東西的頻率。於是很自然地,我們無法吸引到我們想要的美好事物來相共鳴。」

「意識只有在我們清醒的時候工作,而我們清醒的時候又想東想西地,沒有專注在想要的事情上,所以發射出來的頻率很微弱、而且雜亂無章地,」李奇附和地說。
「是的。但是潛意識是二十四小時都不休息,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因此如果我們能將我們想要的東西放進潛意識裡,那我們就能二十四小時都持續地發射出相對應於那個美好事物的腦波頻率,而這個腦波就會持續地在宇宙擴散蔓延,一旦遇到類似的頻率時就會起共振,然後那個美好的事物就會進入我們的生命中。」
「將想要的東西放進潛意識的方法是……渴望?」李奇看了一下鴉鳥的字幕,然後怯怯地問道。
「說對一半,」黎曲接著指了指麥田上的句子,朗聲說道:「你必須真心地渴望。」

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5)─真心地渴望是航向金銀島的帆船
「『渴望』是投入濃厚情緒的願望,『想要』則只是不帶太多情感的願望。投入的情感愈多,力量就愈強。但是,如果你的渴望不夠真心,只是一時的情緒衝動,那麼很快地,你的渴望就會變成『想要』而失去能量。也就是說,你的渴望必須是真心的、打從心底的,就如同旅人缺水時那麼地真心渴望,這樣你的大腦才能得到持續的能量供給來持續地發出相對應於你想要的事物的頻率。」
黎曲說完後,一邊清喉嚨,一邊揮趕烏鴉。李奇趕忙低頭看向麥田字句,頃刻間,腦海中立刻出現一幅藍天白帆的美麗圖畫。
真心地渴望是航向金銀島的帆船 不疑的信念是鼓滿白帆的和風
「就算你已經將你想要的事物寫入了潛意識,你也已經打從心底真心地渴望這些事物,但是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念 - 堅定不疑地相信你的渴望必獲實現,你還是得不到。」

黎曲停歇了一下後,接著唸了一段像是口訣的文句:「你必須打從心底真心地渴望富裕。渴望是長著濃情想像與信念翅膀的願望。想像你的渴望滿足了,真實地感受它,你的渴望就必獲得實現。」
李奇點了點頭,但神情間還是有些疑惑。
「你還想著梵谷,對不對?」黎曲看出李奇對梵谷為什麼會窮苦一生還掛懷著。

「梵谷是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真心地渴望向世人傳遞上帝的愛,而他對這渴望也具有不疑的信念,知道他的畫能將上帝的愛傳達出去,因此他做到了─雖然不是在他在世的時候,但他的確是做到了,他的畫感動了後世的千千萬萬人。梵谷放在潛意識中的渴望與信念是對上帝的愛,富裕並不是他關心的事情。事實上,他既沒有過富裕生活的渴望,也沒有過美好生活的信念,因此他的腦波頻率都跟富裕無關,富裕事物所發出來的頻率自然就不會跟他起共鳴,而美好的事物也就不會被吸引進他的生命中。」
「原來是這樣,」李奇嘆了一口氣,很同情梵谷的際遇。
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3)─富裕是一種心態
「那有沒有比較振奮人心的例子呢?」
「當然有,我跟你講我學姐的故事,一位大聲跟上帝吵架而創造出豐饒富裕的女企業家。」
富裕是一種心態 一種打從心底認定生命本來就是富裕的心態

「1960年代初期,台灣剛脫離農業社會,民生還不富裕,南台灣的高雄到處都看得到乞丐。有一天,一位媽媽帶著她五歲的小女兒出門。路過一條大街時,媽媽看到十公尺外有兩名乞丐,便拿了幾枚銅板給女兒,要她送給其中一人。小女生高興地拿著銅板,半跑半跳地朝乞丐而去,但才跑了幾步路,媽媽卻喚她回來。小女孩非常失望,以為媽媽改變了心意。不過,出乎她意料之外地,媽媽只是問了她一個問題『妳想送給誰?』」
李奇專心地聽著故事,不覺間,透過朱子祠屋脊灑在他身上的金黃光芒已近乎平直地映入他的眼簾。李奇不由得瞇起雙眼,想擋住耀眼的陽光。然後,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那對母女。

「我想給那位年輕的,」小女孩說。
「為什麼?」
「他看起來比較可愛啊。老老的那位看起來好可怕,」女孩天真地回答。
媽媽笑了一笑,略顯嚴肅地說:「妳拿去給那位老的。」
女孩有些不解,媽媽於是解釋說:「老的那位已無法工作了,須要幫助。年輕的那位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幫助他自己,他可以去找一份工作。」
媽媽說完後,下巴一揚,指向對角街頭。女孩好奇地回頭看向對街,李奇也順著女孩的視線跟著看過去,原來是碼頭派人到街上招募因應出口激增而急需的搬卸工人。
小女孩雖不知那是那個單位在僱工人,但聽那工頭吆喝,也約略知道那裡可以找得到工作,因此回過頭,跟媽媽慧黠一笑,然後開心地跑開了。
女孩跑到年老乞丐面前,禮貌地將銅板交到他手上,然後帶著燦爛的笑靨再跑回媽媽身邊。
媽媽用手撫摸著小女孩的頭,笑得很滿足。然後,媽媽打開小皮包,取出一個五毛錢的小硬幣,放進小女孩的掌心。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