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1)
奇坐在朱子祠後方小庭院裡的圓形小石桌寫功課。雖然還是寒冬,但卻出了個溫溫暖暖的太陽,因此李奇一吃完午飯就自己一個人帶了課本到這裡來讀書,順便享受和煦的冬陽。

朱子祠座落在金城鎮中心,但離商業區還有段距離,因此平時不太有人來,頗為僻靜。南宋末年的大儒朱熹曾到金門講學,帶動這個小島上一直文風鼎盛。為了感念朱熹的恩澤,清朝初年時島上居民們便建了這個祠堂來奉祀他。朱子祠的右廂是圖書館,與李奇畢業的小學相隔鄰。李奇喜歡看課外讀物,所以經常來這裡借書,並帶到小石桌處閱讀。

這一天,李奇先到圖書館借了本他喜歡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畫冊,然後才到石桌邊看書。
李奇全神貫注在他的學校功課上,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然西傾。然後,又是不知不覺間,一片燦然明黃的日光斜斜地穿過前方祠堂的屋脊,灑了他一身。李奇見這場景,心中一動,連忙挪開教科書,由書包中取出新借的畫冊來翻閱。
李奇將書頁停在「黃昏的播種者(Sower at Sunset)」,聚精會神地看著畫中遠景的金黃麥田及低掛在麥田上的豔黃落日。好半晌後,才滿意地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感動地讓豐裕的感覺流經全身。

寧謐地享受了這個美好的氛圍好一會後,李奇睜開雙眼,不意間,竟瞧到一隻小小的鵝黃色貓咪從麥田裡跳了出來,並一溜煙地從石桌上消失了。李奇嚇了一跳,正要彎腰往桌底下搜尋,卻驚見畫冊上有道陰影,於是趕緊抬頭。果然一如所料,黎曲正微瞇著眼對他微笑。

李奇高興地跟黎曲問好,黎曲卻不回應,只是笑笑地指著畫頁。李奇順著黎曲的指尖看去,原來那片金黃色的麥田上居然有群紫黑色的烏鴉排列出一行字句……
第五課 如你能信 在信之人 凡事都能
「有些畫家會把太陽畫成黃色的大斑點,但是另有一些畫家卻能發揮他的藝術天分將大黃斑點變幻為太陽(There are painters who transform the sun to a yellow spot, but there are others who with the help of their art and their intelligence, transform a yellow spot into sun),」黎曲用充滿感性的語調先吟詠了這段話,然後繼續說道:「畢卡索這段話用來讚頌梵谷再貼切不過了。」
李奇腦子裡很快地將黎曲說的話跟那群烏鴉排出來的文字連想了一下之後,不是很有把握地問道:「信念(Faith)?我們這堂課要講貓咪的另一隻翅膀?」
「嗯,」黎曲笑了一笑。
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2)─信仰讓你有勇氣對抗逆境 信念讓你輕鬆安然地無視逆境
「梵谷一生都活在堅定不移的基督教信仰中。原本他是想成為傳教士的,但在比利時南部礦區傳道時,他悲天憫人的性格讓他將身上已很拮据的財物幾乎都捐了出去,弄得自己也如同礦工般蓬頭垢面。這樣的邋遢形像讓教會覺得他不適合傳教,便將他辭退了。但是,梵谷仍然堅定他對上帝的愛及信仰,並將這份愛轉化成美麗動人的圖畫。你現在看的這幅『黃昏的播種者』就是他模仿信仰同樣堅定的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畫中人物所畫的。你剛才做了個深呼吸,然後閉起眼睛來想像及感受這個畫面,我想你應該體會到播種農夫那種辛勤、虔敬的心情吧?」
「所以信念就是指相信上帝、信仰上帝?」沒有特別宗教信仰的李奇有點不以為然地問。
「不,不是這麼單純,」黎曲笑笑地看了李奇一會,然後舉手往麥田揮了一揮。剎那間,那群紫黑色烏鴉驚飛了起來。不過,很快地,又棲落了下來,並排列出一行新的字句。
信仰讓你有勇氣對抗逆境 信念讓你輕鬆安然地無視逆境
「梵谷對上帝有很堅定的信仰,他的明黃色大太陽就是上帝,燦爛地將愛的光茫灑落在結實累累的麥田上、覓食的鴉鳥上、播種的農人上、還有廣袤千里的大地上。他將他對上帝的愛及信仰融入他的藝術天分中,讓豔黃色的顏料與斑點活出了太陽的生命與熱力。」

黎曲看到李奇的表情,知道他正在體會梵谷的心境,便暫且停住不語。頗半晌後,才又開口說道:「梵谷所擁有的不只是對上帝的信仰(Belief)。信仰能讓他在饑寒交迫中咬牙苦撐,讓他持續作畫,但卻無法讓他成為一位作品能感動眾人的偉大畫家。事實上,他擁有的是信念(Faith),這是比信仰更深入、更自然、更純粹的一種情感。」

李奇眉頭糾了一下,他不懂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信仰跟信念都是指相信某件事情為真,但是強度不同,本質也不同。通常我們都將這兩個名詞互用,不太去區分它們。但是,在培養富裕力的方法中,這兩者是有很大差別的。」
李奇又糾了一下眉頭。
「當你對某件事物有信仰,通常的情況是你的意識相信它,但是你的潛意識卻不見得相信。譬如,有些人宣稱有堅定不移的信仰,或自以為有難以撼搖的信仰,但當遇到逆境時,卻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懷疑,並須藉由反復不斷地安慰自己來加強自己的信心、消除內心的恐慌、鞏固動搖的信仰。會發生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們的信只是表層、意識層次的相信,而底層的潛意識則是沒有盡信、存在著懷疑。所以,他們經不起逆境的考驗,他們須要不斷地看到具體的證據,然後潛意識才能被說服,才願意相信他們的信仰是對的。而只有當他們想要的證據出現了,他們才會有足夠的信心、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逆境、對抗逆境。」
第六章 大聲跟上帝吵架的奇女子(3)─信念是就算沒有證據也毫不懷疑地相信
「那信念呢?您意思是說信念比信仰更深入,甚至還能夠直達潛意識?」李奇忍不住問道。
「你說對了!信念是源自潛意識的相信,因此它的強度遠遠勝過根源於意識的信仰。而且,更重要的是,信念是毫不懷疑地相信,就算沒有證據,就算證據剛好相左,仍是毫不懷疑地相信。但是,信仰卻非如此,信仰須要切切實實的證據,就算嘴巴上不承認,但內心底層深處還是須要證據。一旦沒有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信仰,那個相信就會慢慢崩潰。」

「所以……,」李奇似乎想接過去說話,但才開口卻又止住了,並低下頭看著畫頁中的黃太陽。
黎曲猜到他在想著梵谷,於是說道:「信念是根源於潛意識的相信,因此就像本能一樣,是自然的反應,不會輕易受外界逆境的影響。擁有信念的人不須武裝自己來對抗逆境,他們打從心底相信並且『知道』他們想要的畫面一定會實現,因此順境或逆境對他們都沒有影響,他們就只是輕鬆安然地繼續做能幫他們實現夢想的事,完全無視於眼前的逆境。梵谷就是這樣子,他打從心底就相信他能用圖畫來傳達上帝對世人的愛,所以就算從來都沒有賣出過一幅畫,他也從不動搖。」

我相信 所以我看到
李奇看到麥田上的烏鴉又排出了一段發人深省的新字幕,吟哦了一會後,他高興地說道:「我想我已經懂得信念跟信仰的不同了。信仰須要證據,所以是『我看到,所以我相信』。信念則是純然地相信,不須任何理由與證據,所以是『我相信,所以我看到』。」

「好極了!你真的懂了!『我相信,所以我看到』是信念的精髓,是培養富裕力非常、非常、非常有力量的一種方法,」黎曲眼中閃著光芒,忍不住一連強調了三次非常。
「信念跟濃情想像力是富裕之鑰的兩隻翅膀,兩者須同時兼具,富裕貓咪才飛得起來,然後才能鑽進富裕宮殿的鎖孔,打開富裕宮殿,釋放出你虔心想要的豐饒。」
李奇禮貌性地對正在看著他的黎曲笑了一下,但立刻就丟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既然梵谷具有堅定的信念,那他為什麼會窮途潦倒呢?」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