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留洋的土博士王英郎,第一份工作就在台積電至今,
卻有半導體人少見的交際能力,獲張忠謀欽點當上副總。
王英郎(左1)主管的南科14廠,負責量產台積電目前最先進製程,是「啃蘋果」的重要基地。
(攝影者.張家毓)
「哇!」
十一月十日,台積電最新公告的一紙董事會決議,宣布擢升南科十四廠廠長王英郎為副總經理。訊息一傳出,半導體界的業者與媒體記者,多有類似反應。
讓大家喊「哇!」的第一個原因,是他的年齡與出身。
王英郎,四十九歲,台積電目前十八位副總中最年輕的一位。該公司多數的副總經理,不是喝過洋墨水,就是創業初期跟著工研院團隊來到台積電。但他卻是土生土長,首份工作就在台積電。
第二個讓圈內人「哇!」的原因,是他怎麼這麼快就「由黑翻紅」?
在內,有200項專利
管理跟蘋果訂單最相關製程
去年三月,王英郎於台南大學演講時,犯了台積電向來不評論客戶的鐵律,脫口而出「蘋果手機會賣輸三星,是因螢幕太小」,並遭媒體披露。當時一位台積電高階主管透露,王英郎為此受到董事長張忠謀訓誡,他本人對此「非常懊悔」。
雖然在此之前,張忠謀接受本刊專訪時,才特別欽點當時身為十四廠廠長的王英郎。
他說:「台南的王英郎,負責那麼大的擴廠計畫,我上禮拜跑到台南去見陳德銘(編按:中國海協會會長)時,沒有從新竹帶任何人,因為我覺得台南有王英郎在嘛。」
王英郎,這個「非典型」的台積人,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在犯了公司大忌後,仍然被賦予重任?
他有管工廠的實力。他主管的南科十四廠,擔付跟蘋果訂單最相關、也最先進的二十奈米與十六奈米製程。
有人則說,他是專利王。一個不主責研發的廠長,卻能有超過兩百項專利,其中一項,甚至是當年台積電控告中芯半導體侵犯智財權時,重要的證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