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論說文組第二名 百年迷霧中的文化歷程 |
Authors: | 李福鐘 |
Issue Date: | Jan-1982 |
Publisher: | 國立交通大學學生青年社 |
Abstract: | 中國的現代化始於十九世紀中西文化大規模的對壘與衝突,始於中國文化在這次對壘與衝突,始於中國文化在這次對壘與衝突中絕對性的失敗以後。--金耀基;中西文化第一次較廣層面的接觸起於十六世紀末葉及十七世紀初,由一批基度教會傳教士引進「陌生的宗教」(Strange religion)(註一)而揭開序幕。然而稱「陌生宗教」與中國文化形成對壘,毋寧說中華帝國以她慣有東道主人底好客態度奉之為座上客來得恰當。禮遇之,但不香火鼎盛。到底經過當年「印度化」(Indianization)的波瀾,中國文化對待洋和尚的態度是縱容多了。況且只信上帝不拜祖宗的「教義」實在不足以取悅當時的一般民眾,故第一次的文化接觸倒沒有為中國古老的社會制度帶來明顯的變革。利瑪竇、南懷人的最大貢獻也僅限於曆法巧工的介紹與輸入罷;中國依舊中國,蒼老依舊蒼老,等到康熙老子一死,雍正幾道聖旨就炒了洋和尚們的魷魚,逐客令一出,西方的「陌生宗教」只得乖乖打了退堂鼓,中國再度關上了朱漆門。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138115 |
Journal: | 交大青年 |
Volume: | 31 |
Begin Page: | 100 |
End Page: | 10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Chiao Tung Youth Club |
Files in This Item:
If it is a zip file, please download the file and unzip it, then open index.html in a browser to view the full tex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