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環境與政策對於臺灣水泥業未來發展的影響--系統動態模式的建構與模擬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and policy changes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cement industry in Taiwan |
Authors: | 孫福龍 SUN, FU-LONG 謝長宏 XIE, CHANG-HONG 管理科學系所 |
Keywords: | 系統動態模式;發展;政策;能源 |
Issue Date: | 1991 |
Abstract: | 水泥業為我國重要的民生工業,在台灣過去四十餘年的經濟建設中扮演著經建基石的 重要支援工作。但隨著西部石灰石礦藏開發殆盡、環境保育的日益重視、東部水泥專 業區的設立及政府開放進口水泥的引進等環境與政策的變動,使得台灣水泥業產生了 巨大的變革,業者必須掌握未來發展的趨勢及重要影響因素才足以面對未來環境之衝 擊。故本研究希望透過系統動態模式之模擬,觀察各項環境、政策因素的變動對於水 泥業未來發展趨勢有何影響,以供水泥業者及政府有關單位決策之參考。 首先透過水泥業過去四十餘年之發展及生產流程的剖析作一通盤的瞭解,而後透過一 個概念性的分析架構將水泥業分為礦源、設備製程、市場及與環境之互動等四個部分 加以詳細探討,藉由產業特性的瞭解獲得影響水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間由 於具有複雜性、回饋性、滯延性及糢糊性等特質,頗適合利用系統動態學中因果關聯 、情報回饋、滯延及放大等特性來構建模式,故這些特性因素經由系統動態學轉化為 模式中可操作的重要變數,並確認變數之屬性及彼此間之關係,構成水泥業未來發展 的箹統動態模式,藉以模擬未來發展的趨勢變動。 其次透過台灣工業的發展歷程及歷年政府對於水泥業發展方向的背景瞭解,勾勒出來 來水泥業將面臨之環境及政策的可能衝擊,這些可能變動的環境及政策因素即是本研 究主要測試的標的。主要測試包括東移政策、環保政策、技術進步、能源價格、外銷 設限政策及縮合測試,結果顯示由於技術進步遲緩,再加上礦源、環保、能源價格、 進口水泥及外銷設限的負面影響,使得未來產能擴充、產品競爭力皆處於不利的地位 ,其中又以環保及能源所帶來的衝擊最大。 最後對於整個研究作總結及建議,對業者而言除應加強改善生產環境、降低成本外, 可從事進口水泥業務、加速海外投資設廠或多角化經營以分散水泥業營運日艱所帶來 的營運風險。對於政府而言,應可利用各項獎勵措施加速汰換老舊設備,審慎評估水 泥產能之擴充以減低耗能量、污染量並避供過於求造成強制裁撤產能之現象(如日本 ),輔導業者從事海外投資設廠以穩定供貨來源,持續協助台灣經濟之發展。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02457010 http://hdl.handle.net/11536/5619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