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建築材料煙毒性測試基準研究 The Study of Toxicity for Building Materials |
Authors: | 洪逸喣 Yih-Shiu Hong 陳俊勳 Chiun-Hsun Chen 機械工程學系 |
Keywords: | 毒性位勢、活體生物試驗、閃燃、裂解、引燃、細胞切片組織;Toxic Potency、Biological Experiment、Flashover、Decomposition |
Issue Date: | 1994 |
Abstract: | 本研究係應用美國建築研究所(NIBS)所發展的材料燃燒煙毒性測試設備, 針對五種不同的材料,以靜態模式環境瞭解其經燃燒後有害氣體生成的情 形,並分別加以比對。有害氣體之毒性分析分別為化學成份分析及生物( 大白鼠)生理分析。完全以PVC為外覆之電線,實驗中以25 KW/㎡ 的入射 能量來模擬閃燃發生前的材料受熱條件予以加熱,該試體在加熱後約400 ~600 秒內開始引燃且發生激烈燃燒;此時,高濃度之一氧化碳生成量是 導致生物致死的主因。結構經過處理的XLPE電纜材料(PVC外覆+PX內層 結構)在整個加熱過程中,皆僅僅處於裂解的狀態,此時酸性氣體的高產 生量為主要毒性的生成因素。經由觀察期後之病理切片顯示,雖然生物實 驗中之白鼠全數存活,但其器官已出現明顯之損傷,屬慢性長期之傷害。 此外,由於低煙無毒電纜材料之延遲發泡焦化特性,使得在實驗過程中, 其僅僅處於輕微裂解的狀態,且HCl氣體之劑量亦很低(加熱600秒後,其 生成量小於500ppm)。以木絲、玻璃纖維與保麗龍填充物所構成的材料在 實驗中之引燃時間為90秒,並且在180 秒時測試箱已佈滿黑煙。以塑膠合 成皮、泡棉組成的沙發材料除了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外,氰酸、二氧化硫等 有害氣體產物亦有很高的劑量被偵測到。最後,本研究針對未來有關的研 究發展以及可能試驗方法和判定基準作一適當的建議。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30489068 http://hdl.handle.net/11536/5955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