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創新需求與創新政策之研究 |
Authors: | 吳建慧 徐作聖 科技管理研究所 |
Keywords: | 生物晶片;微流體晶片;產業組合模式;創新政策;產業創新需求要素 |
Issue Date: | 2002 |
Abstract: | 本研究以技術作為基準,將生物晶片區分為微陣列與微流體兩大部分,並以微流體晶片作為研究主體,運用國家產業組合模式作為基礎,探討台灣微流體晶片目前的產業定位與未來發展方向,並針對其發展過程中所需的創新資源要素提出具體推動政策,期望能對台灣微流體晶片的發展有所助益。 本篇論文以國家產業分析模式作為基礎,配合生物晶片產業的特性,分別以產業價值鏈與市場(技術)成長曲線作為橫縱軸,架構出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的分析模型。研究方法則採取文獻分析、專家訪談、專家問卷與統計分析等參雜進行,並兼採有母數與無母數的統計方法,以進行小樣本之專家問卷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的發展位於市場(技術)成長曲線的萌芽期,以及產業價值鏈中的基礎研究部分;未來則朝向市場成長期與應用研究發展。為輔助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成長,本研究根據產業創新需求要素與政策類型的搭配,提出下列具體推動策略:首先,針對「產官學研的合作」,建議推行「定期舉辦產業促進研討會,加強產學研各界交流」、「由國科會主導,集合產學研各界專家共同商討產業未來走向」、「推動學校與業界共同合作的精英培育計畫,加強學術單位與業者的聯繫」,針對「技術資訊中心」則進行「聯合學、研、業界建立技術資訊中心,並提供相關諮詢服務」,針對「政府的相關優惠制度」則推動「租稅優惠」與「建立多元的政府資金申請管道」。對於「產品技術與規格的規範」,則可做到「訂定產品使用技術與規格之相關法令條款,以求使用與認證上之一統性」及「 透過產官學研的溝通,訂定標準之產品規格」,針對「專門領域的研究人員」則包含「各校碩博士課程加強對專門領域之研究訓練」、「加強兩岸人才的交流互動」與「 訂定國際技術人才引進的優惠措施,吸引專家學者前來相助」。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910230018 http://hdl.handle.net/11536/6998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