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應用成本模式於供應商評選之研究 Total Cost and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Models for Supplier Selection |
Authors: | 胡瑞華 姜齊 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學程 |
Keywords: | 供應鏈;總成本;品質成本;經濟訂購量;成本評估模式;成本降低;supply chain;quality cost;cost evaluation model;economic ordering quantity |
Issue Date: | 2005 |
Abstract: | 在現今的全球化產業競爭中, 企業體則必須時時刻刻考慮如何能夠適時適質及適量提供產品及服務給顧客, 以創造自身及顧客的整體價值. 尤其對於現今台灣產業而言, 如何藉由降低成本以維持競爭優勢又是其中最關鍵因素。 以傳統採購觀點而言, 採購部門是以各供應商所提供之最低總購買成本(採購價乘以購買數量)作為採購決策之準據 ; 此種作法對於不良品之品質成本並未加以考量; 同時, 對於訂購作業成本, 入料後之檢驗成本及存貨持有成本並未加以考量;其所造成的後果是企業將會明顯輕忽後續所產生之品質成本的損失及內部處理成本(含持有成本, 訂購作業成本及檢驗成本等等), 於是反映在企業財務報表如損益表上的是似乎產品毛利率為正值, 而營業淨利卻是負值的現象。 為改善上述現象, 本論文以總成本為觀點, 以Tagaras and Lee於1996年的論文為架構, 建立四種總成本評估模式, 以進行下列事項之探討 : 1. 探討在整體供應鏈中, 物料管理與採購功能結合後如何將傳統採購功能所注重之訂購作業成本及總購買成本(採購價乘以購買數量), 結合傳統物料管理部門所產生之入料檢驗之檢驗成本, 存貨持有成本及品質成本之加總總成本, 作為評選供應商之參考。 2. 以上述總成本的觀點, 同時考慮在不同的入料檢驗方式(不實施入料檢驗或實施全數檢驗)下, 入料不良率與採購價格之相關性, 訂購數量是否隨不良率而改變等等情形下, 對於入料不良率與最低總成本之相關性以及如何決定最佳經濟訂購量進行細部之探討, 以利供採購商使用總成本作為評估選用供應商之依據, 依此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 本論文並以I公司之作為實例驗證, 以確認此四種總成本評估模式對於採購商之總成本確實能夠達成成本降低的目的。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262502 http://hdl.handle.net/11536/7755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