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探索科學概念改變在大腦中運作的模式---腦波、眼動與概念改變
Searching a Brain Functional Model for Scientific Conceptual Change---Eeg, Eye Movement, and Conceptual Change
Authors: 佘曉清
SHE HSIAO-CHING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Issue Date: 2007
Abstract: 本計劃的目的企圖找尋雙重情境學習模式(DSLM)(She, 2002, 2003, 2004a,b)在大腦中 可能的運作模式。雙重情境學習模式是作者所發展出來的概念改變模式,且已成功應用 在許多科學概念的改變教學上。但何以DSLM 可以成功的協助學生概念改變,其在概念 改變歷程中究竟大腦在進行何運作機制? 為達此目的,本研究將運用EEG 偵測學習者在概念改變歷程的不同階段,究竟激發 那些大腦的區域及那些腦波,同時看其在歷程中的腦波強度、腦波種類的變化、不同腦 區域活化和合作等情形。同時結合Eye Tracking 來探索學生面臨概念改變的不同階段時, 其眼睛注視點及大腦腦波的種類、強度、腦區域活化之情形。進而探究學生在面對概念 階層性高低不同的概念、抽像的概念、微觀的概念、動態的理化概念改變時,其概念改 變、腦波以及眼動模式的情形。期望可以經由DSLE 造成不和諧(Creating Dissonance)、 提供新的心智架構(Build New Mental Sets)二個不同時期的概念改變、腦波、眼動的資料 分析,得以較清楚的瞭解究竟大腦執行了什麼工作。 下列的問題將可導引著研究的方向的探討:如在產生不和諧時,有何種腦波出現? 或是建構新的心智架構時,有何種腦波出現?在那些腦區域有那些特殊腦波出現?同 時,在不同類別的概念進行改變時,其所引發的腦波有無不同?出現在大腦區域有何不 同?不同學科本質的概念改變其引發的腦波有無不同?出現在大腦區域是否不同?每一 個DSLE 所引發的大腦活躍的區域是否相同?腦波是否相同?在進行挑戰情境事件學習 時,是否會同時引發許多不同的大腦活躍的區域?腦波的類型與強度是否相同?除此之 外,並研究產生不和諧與建構新的心智架構時,眼動凝視點、凝視時間有不同?不同類 別的概念進行改變時,其所產生眼動是否相似?不同的學科概念改變,所產生眼動是否 相似?而在概念改變時,產生眼動的凝視點、凝視時間與掃瞄的情形與腦波的產生何關 係?相信,當這一系列的問題得以解決後,將能提供DSLM 在大腦運作模式,以及其何 以能夠造成DSLM 概念改變之成功的理由。
Gov't Doc #: NSC96-2511-S009-002
URI: http://hdl.handle.net/11536/88748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432674&docId=256059
Appears in Collections:Research P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