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蓮霧開花結果生理研究:(III)果實發育過程的形態與成分變化 Flowering and Fruiting Physiology in Wax-Apple.(III) Morphological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
Authors: | 許仁宏 Shu, Zen-hong 國立屏東技術學院 |
Keywords: | 蓮霧;開花;結果;植物營養;醣類代謝;Wax-apple;Flowering;Fruiting;Plant nutrition;Carbohydrate metabolism |
Issue Date: | 1994 |
Abstract: | 蓮霧是本省各類熱帶與亞熱帶果樹中實施 產期調節最成功的一項重要作物.目前南部地 區蓮霧的收穫期可由原來的2、3個月擴展成8、 9個月,而採收次數由1次增加到最多6次,此種技 術可謂獨步全球,但其相關的生理研究卻非常 貧乏.由於本省蓮霧產量已達飽和,提早產期與 提高果實品質可以創造更多的利潤.因此果農 投下大量人力與物力以求提早產期及提高果實 品質,但失敗者相當多,同時多量的肥料與化學藥品施用也造成環保問題.本計畫擬對蓮霧的 開花結果生理做探討,以做為栽培改進與提高 果實品質的參考.本計畫前兩年調查蓮霧枝葉 中無機元素與含氮化合物的週年變化,以做為 栽培管理的參考,並企圖找出影響蓮霧花芽形 成的因子,以提高催花率.結果發現氮濃度在開 花前隨著季節而遞減,開花後才稍回升,磷、鉀 、鎂等元素濃度在"大紅頭"前後急速下降,至開 花採收時達最低點,其後各元素濃度才漸次回 升.可知在果實肥大期需要大量的養分供應,而 果農並未瞭解此情形而做適當的反應.此結果 可做為肥培上的重要參考.蓮霧葉片中還原糖 濃度隨季節有增加的趨勢,但在果實初期發育時還原糖濃度有下降的現象,可能為葉片還原 糖運移至果實所致.枝條及葉片的澱粉含量於 催花前逐漸累積,開花時達全年最高量,隨著開 花、著果、果實發育而逐漸下降,顯示澱粉為 蓮霧主要貯藏性碳水化合物..alpha.-澱粉水解酵 素於催花後至果實採收時活性最高,正是澱粉 加速分解的證據.比較一年中澱粉與氮含量,澱 粉含量在開花時最高而氮卻最低,因此蓮霧開 花時樹體的澱粉與氮比(Starch/N ratio)在全年中 為最高.但影響蓮霧花芽形成的因子似非碳氮 比或無機元素. |
Gov't Doc #: | NSC83-0409-B020-001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97179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36508&docId=2273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Research Pl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