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設計與實作無線微型感測網路攻擊偵測、防禦與高信賴度的安全傳輸機制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and Attack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uthors: 謝續平
SHIEH SHIUH-PYNG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所)
Keywords: 無線微型感測網路;無線網路安全;無線隨意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Wireless Network。
Issue Date: 2009
Abstract: 本計畫探討對無線微型感測器網路系統(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簡稱WSN)之攻擊與安全漏洞偵測(Attack Detection),配合自行設計
的可信賴容錯傳輸系統加以實作,並結合以上技術開發具有省電、安全等特
性的可信賴之攻擊偵測與防禦傳輸系統。無線微型感測器網路為近年來新興
的一個關鍵技術,其主要的元件即為感測器(Sensor)。感測器是個輕巧短小、
容易大量散佈的裝置,可利用來及時(real-time)收集相關物理性質的資料,舉
凡溫度、壓力、溼度、地震強度…等。除此之外,感測器具備有無線通訊的
能力,透過無線電的傳輸以及Ad-hoc routing 的機制可以將收集到的相關資
訊即時、動態的傳送至後端的數據中心做進一步的分析處理。然而,無線微
型感測器網路由於傳輸媒介為無線電波,只要在電波範圍內的使用者均可接
收到,竊聽比有線網路要容易,而且使用電池為主要的電力來源,使得感測
器在傳輸能力受到限制,有限的記憶體容量及處理器能力使得計算能力受到
限制。在如此限制的環境下,一些傳統的攻擊偵測系統對Sensor 而言的花費
都太高,於是,我們必須根據sensor node 的限制來設計發展一套安全服務。
在本計畫當中,我們將從安全漏洞收集、攻擊偵測、協定設計三個方面進行
研究與實作。有別於傳統的乙太網路,無線微型感測器在開放的無線頻率空
間中,大量佈放,缺乏保護機制,更易遭受攻擊,而所遭受的許多新的攻擊
模式仍不為人知,而傳統的網路入侵偵測機制多需要強大的CPU 執行大量的
分析運算與高速的擷取網路資料,因此傳統的偵測機制將不適用於WSN,其
解決方案仍有待深入研究。而為了能保護感測器,需要有新的安全架構,使
其能夠面臨各種攻擊威脅時能分析系統與網路進安全漏洞,並能偵測攻擊,
在有限的運算能力與記憶體儲存空間中採取應變措施。其次,為提高傳輸系
統的可信度,我們必須設計一個能夠配合攻擊偵測系統運作的容錯路由協
定。最後,擁有上述之技術後,我們將整合入侵偵測防禦系統與容錯路由機
制,設計出一個可信賴之無線微型感測網路攻擊偵測與防禦傳輸系統。
Gov't Doc #: NSC96-2221-E009-139-MY3
URI: http://hdl.handle.net/11536/101309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733440&docId=296751
Appears in Collections:Research Plans


Files in This Item:

  1. 962221E009139MY3(第1年).PDF
  2. 962221E009139MY3(第2年).PDF
  3. 962221E009139MY3(第3年).PDF

If it is a zip file, please download the file and unzip it, then open index.html in a browser to view the full tex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