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metadata record
DC 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柏毅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en, Po-Yi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劉紀蕙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Liu, Chi-Hui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5-11-26T00:55:05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5-11-26T00:55:05Z | - |
dc.date.issued | 201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70059707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12553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篇論文處理一項非常複雜的議題:斯拉夫人如何想像斯拉夫民族。不同斯拉夫文化蘊涵下的斯拉夫知識份子,對於自身的斯拉夫想像,有著許多不同之處。歷史上西斯拉夫民族的波蘭與西歐的天主教系統關係密切;捷克則與德意志思想的新教改革有所關聯;巴爾幹斯拉夫民族的保加利亞等則因宗教關係與俄羅斯密切往來,共同抵禦北犯的鄂圖曼土耳其勢力:以上數例可以窺得,探究不同斯拉夫民族的歷史論述,可以分析出其與歐洲文明的各異內涵。 筆者於此篇論文採用自兩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之後躍為主流斯拉夫民族論述的俄羅斯為本,並以nation這一概念開始流傳的時間段,也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到十九世紀前半期,探討在nation論述正在醞釀之時的斯拉夫論述,分析當時的斯拉夫論述的分歧樣貌。 對於俄羅斯,筆者特別著重的時期,是尼古拉一世的實際統轄年代,即十二月黨人事件(1825)之時以至克里米亞戰爭後期(1855)。這一時期恰巧也碰上了1848年的歐洲民族革命風潮。筆者認為剖析這一時期的文化論述以及教育政策,將有助於釐清拿破崙征討而民族意識浪潮擴散的這段時期,斯拉夫各民族當中呈現出什麼的民族意識論述。 然而,探討斯拉夫民族的論述,光是從外在的歷史、政治或是社會條件著手是不充分的,因此筆者還特別討論了十九世紀前半的西斯拉夫知識份子與俄羅斯知識份子的作品,其中更以屠格涅夫為主要切面,由其書信作品與兩本以貴族階層為主要背景的小說《羅亭》與《貴族之家》,來討論其內在個體對於斯拉夫民族論述的可能態度。 透過由比較寬廣的外在視角輔以侷限的個體內在思維,筆者意欲探討斯拉夫民族這一概念的複雜特質,其中更是希望指出斯拉夫民族論述在不同斯拉夫文化背景、不同時間、不同階層之間,都有其各自的表現特質。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_TW | en_US |
dc.subject | 斯拉夫民族 | zh_TW |
dc.subject | 俄羅斯民族 | zh_TW |
dc.subject | 東正教 | zh_TW |
dc.subject | 專制體制 | zh_TW |
dc.subject | 屠格涅夫 | zh_TW |
dc.subject | Slavdom | en_US |
dc.subject | Russian (Nationality) | en_US |
dc.subject | Orthodoxy | en_US |
dc.subject | Autocracy | en_US |
dc.subject | I. S. Turgenev | en_US |
dc.title | 帝國與民族碰撞下的斯拉夫論述——俄羅斯的歷史與屠格涅夫的俄羅斯 | zh_TW |
dc.title | Dialects between Ideologies of Empire and Nation on Slavic Discourses——The History of Russia and Russia of Turgenev | en_US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zh_TW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