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Issue Date in Descending order): 41 to 60 of 617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
1-Apr-2023 | 後冷戰時代的民眾民主視野:亞洲民眾戲劇工作者的路徑 | 李哲宇; Je Yu LEE |
1-Apr-2023 | 「捉賊啊!捉賊!」?從李健吾的莫里哀譯本傳播談起 | 羅仕龍; Shih-Lung Lo |
1-Oct-2022 | 重探臺灣搖滾樂場景中「樂手世界」的建制化:樂器行、校園社團、熱音賽與職業慣例(1980-1999) | 王啟仲 |
1-Oct-2022 | 冷戰下的音樂記憶和「精神武器」:《今日世界》(1952-1973)作為政治與西方古典音樂的「介中空間」 | 沈雕龍 |
1-Oct-2022 | 全球流動的工藝技術:以電吉他製琴產業及製琴師為例 | 劉益誠 |
1-Oct-2022 | 再會無名樂人:兩位小鎮高齡爵士樂手的青春音樂路徑 | 朱夢慈 |
1-Oct-2022 | 臺灣與香港製造:本土與在地的視角 | 廖繼權; 王淳眉 |
1-Oct-2022 | 音樂的躁動:何為音樂,音樂為何 | 何東洪; 周耀輝 |
1-Oct-2022 | 「我們不碎」:周耀輝歌詞班的社群實踐 | 周耀輝 |
1-Oct-2022 | 彌勒世之歌導言 | 林家瑄; 劉雅芳 |
1-Oct-2022 | 唱造社群-編輯室報告 | 王智明 |
1-Oct-2022 | 躁動的舞曲 | 梁嘉茵 |
1-Oct-2022 | 酷兒的聲音:唱造香港異議空間 | 金曄路 |
1-Oct-2022 | 「打口」:物質性、基礎設施與亞文化想像 | 李忠蔚 |
1-Oct-2022 | 在創作與抗爭之間:論香港反修例運動之中的新唱作世代 | 王樂儀 |
1-Oct-2022 | 初探中國嘻哈/饒舌樂的歷史脈絡:華黑場域、方言饒舌、與主流官方熱潮的「真誠以對」 | 唐弘廷 |
1-Oct-2022 | みるく世の謳 | 上原美春; 王墨林; 林家瑄 |
1-Apr-2022 | 梅嘎蒗社的苦難:櫻花林下的內橫屏山隘勇線抵抗記憶 | 劉柳書琴 |
1-Apr-2022 |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無/非紀念碑》的另類歷史書寫 | 賴雯淑 |
1-Apr-2022 | 文本旅遊的系譜:從日本到台灣的概念轉變及修正 | 江凱斌 |
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Issue Date in Descending order): 41 to 60 of 617
Discover
Date issued
- 131 2020 - 2024
- 352 2010 - 2019
- 134 2005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