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CdSe量子點與CdSe/ZnS、CdSe/ZnSe核殼結構量子點之合成與性質分析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dSe Quantum Dots and CdSe/ZnS、CdSe/ZnSe Quantum Dots
作者: 謝孟婷
韋光華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關鍵字: 硒化鎘;硒化鎘/硫化鋅;硒化鎘/硒化鋅;量子點;CdSe;CdSe/ZnS;CdSe/ZnSe;Quantum dots
公開日期: 2004
摘要: 本論文主軸是研究CdSe量子點與CdSe/ZnS、CdSe/ZnSe核殼結構量子點之合成;而從紫外光-可見光吸收光譜、光激發光光譜、粉末X光射圖譜、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影像和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來分析探討CdSe量子點之光學與結構性質,及形成核殼結構後,對光學與結構性質上所造成的影響。 在以化學膠體法合成CdSe量子點的方面,固定的Cd/Se前驅物比例和反應溫度的條件下,已經可以利用反應時間來取得不同粒徑大小、不同光色的CdSe量子點,並且尺寸分佈相當均勻,結晶度高。而CdSe/ZnS、CdSe/ZnSe量子點合成後也透過分析,確定其核殼結構的形成。 光學性質方面,CdSe量子點呈現量子侷限效應的影響,即隨著量子點尺寸的減小,能隙會逐漸變大,而有藍位移的現象,並且由文獻所得的公式,可計算出量子點之粒徑;而CdSe/ZnS、CdSe/ZnSe核殼結構量子點也因量子穿遂效應,因殼層成長而產生紅位移現象。 結構性質方面,經過配峰的結果,CdSe量子點為wurtzite結構,並且長短軸的比值約為1.3,為橢球型;從TEM影像來看,也能證實這項結果。而CdSe/ZnSe核殼結構量子點也可得到因核殼結構形成,使各繞射峰往高角度移動的結果。CdSe/ZnS量子點雖未有明顯位移,但可能是因殼層較薄,對X光繞射貢獻較少,所以結果不顯著。 光電子結構方面,可看出Se 3d 可分為表面與塊材兩部分,顯示表面Se原子與表面包覆劑鍵結。以吡啶取代表面TOPO/TOP的CdSe量子點後,有電荷消耗的情形,導致激發光強度的減弱,使表面狀態HOMO峰的強度下降。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118517
http://hdl.handle.net/11536/50868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