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一個(M+1)位元迴饋分割式通訊協定
作者: 顏金泰
YAN,JIN-TAI
簡榮宏
JIAN,RONG-HONG
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關鍵字: 分割式通訊協定;隨機多重存取;衝撞;傳輸效能;通訊協定;系統輸出率;平均訊息傳輸延遲;系統穩定性;(RANDOW-MULTIPLE-ACCESS,RMA);(COLLISION);(PERFORMANCE);(PROTOCOL);(THROUGHPUT);(SYSTEM-STABILITY);(STATION);(TIME-SLOT)
公開日期: 1989
摘要: 隨機多重存取(Random Multiple Access,RMA)通常應用在許多個獨立工作站(Statio- n),彼此共同利用一條通道 (Channel)做訊息傳輸。任何隨機多重存取傳輸系統都無 法避免傳送訊息的衝撞 (Collision),為了使得系統有較好的傳輸效能(Performance ) , 工作站的行為必須依循著共同的通訊協定(Protocol),這個通訊協定對于衝撞的 現象,做有效的處理以提高系統的傳輸效能,所以我們必須著重在系統輸出率(Thro- ughput)、平均訊息傳輸延遲時間(Average Transmission Delay) 和系統穩定性(Sys tem Stability) 的考慮下,設計最佳的通訊協定,滿足網路系統上的傳輸要求。 一般而言,分割式通訊協定著重於衝撞的解決,使得產生衝撞的工作站再獲得傳送時 間槽(Time Slot) 重新傳送。在過去的文獻中,訊息(Message) 傳輸的情況,都以資 料單元(Packet)為主的傳送方式,每個資料單元都必須和其它工作站產生的資料單元 爭奪時間槽的使用權,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每個訊息都含有一連串的資料單元,由於 每個資料單元都必須爭取時間槽做傳送,使得衝撞次數增加,因此整個系統的輸出率 降低,而且考慮單一訊息的延遲時間情況,每個訊息的延遲時間是由開始要求傳送到 最後一個資料單元傳送成功為止的這段時間,因為衝撞次數增加,使得單一訊息延遲 時間也提高了許多,並且系統整體的平均訊息延遲時間,更因較短的訊息無法優先傳 送,使得平均訊息延遲時間無法降到最低的程度。 針對上述缺點,我們提出以訊息為導向的傳輸方式,在觀念上我們使用下列兩個方法 來解決上述缺點: 1)每個訊息傳送時,為了避免衝撞次數的增加,利用傳輸時連線(Connection)的觀念 ,也就是說只要訊息的第一個資料單元傳送成功,則通道的使用權歸於這個訊息,直 到所有資料單元完全傳送完畢,其他訊息才爭取得到通道的使用權利。 2)為了使得平均訊息延遲時間達到最小,對于產生衝撞的訊息,按訊息的大小排定傳 輸順序,使得愈短的訊息優先傳送,如此可使得平均訊息延遲時間降到最低。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82394002
http://hdl.handle.net/11536/54529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