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王明山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WANG,MING-SH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陳文哲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CHEN,WEN-ZHE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2T02:07:37Z-
dc.date.available2014-12-12T02:07:37Z-
dc.date.issued1989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82457048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54910-
dc.description.abstract生產線依其線上同時進行裝配或製造之品種(model) 數,可分為單一品種生產線及混 合生產線。傳統的生產線大都採用前者。即使所謂的「多品種生產方式」,也是以批 次(batch) 的方式,依次的進行單一品種生產,其提高作業效率的首重因素為「生產 線之平衡」。而對混合生產線而言,除了生產線之平衡外,尚須考慮「品種之投入順 序問題」,因各品種乃同時在線上進行裝配,不同的投入順序會造成不同程序的工作 間置及作業干擾。為使用作業能有效率而平順的進行,必須找出一最佳之投入順序。 1963年,L.Wester和M.Killbridge首先在O.R 的國際年會上,提出了混和生產線的品 種投入順序問題,啟了此類問題的研究開端。1967年,Nick.T.Thomopoulos在Manag- ement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有關混合生產線之平衡及品種投入順序問題之博士 論文摘要,首先提出了較具實務性,且有步驟可循之詳實解法。後續研究者也大都以 此篇論文為參考。 本研究主要是對既有文獻中,所提到的一些觀念方法加以探討,了解其論點基礎及在 實務上所受之限制,並針對其中幾種品種排序法則,以因素實驗的方法,探究「投入 週期」、「站工作時間變異」兩個因素對這些法則之目標涵數值所造成的影響。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混合生產線zh_TW
dc.subject品中排序法則zh_TW
dc.subject品種(model)數zh_TW
dc.subject多品種生產方式zh_TW
dc.subject投入週期zh_TW
dc.subject站工作時間變異zh_TW
dc.title混合生產線品種排序法則之模擬研究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管理科學系所zh_TW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