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以相思林之名--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史(1987--2005) In the name of missing trees--student movements on Campus Space at Tunghai University (1987--2005) |
作者: | 李杰穎 Chieh-Ying Lee 蔣淑貞 Shu-Chen Chiang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關鍵字: | 學生運動;認同;文化論述;空間;studement movement;identity;culture discourse;space |
公開日期: | 2005 |
摘要: | 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是1987--2005年間,在台灣私立東海大學校園內持續發生的,以校園空間為主題的學生運動。雖然東海大學素來以其校園景觀而聞名,但是考察校史文獻與學生運動的論述,筆者認為這些運動的發生,並不只是為了護衛「最美麗的大學」之名。學生的行動和東海過去的歷史有著幽微的聯繫,並且蘊含著深刻的對台灣社會現狀及高等教育發展的批判。 本論文第一篇首先回顧東海過去的歷史,以突顯學生當下的行動和過去的連結。第一章指出在1970年代東海大學因校園內外環境的丕變,開始對校務發展方向進行一連串的爭辯與改革。這場爭辯並延伸為關於東海大學乃至整個高等教育,在台灣社會的定位和意義的反思。雖然東海大學的轉型工作,在梅可望擔任校長時期可說宣告完成。但是這場發韌於1970年代的「未竟的探討」,卻對東海的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第二章中則分析視東海校園為一個大家庭的共同體想像,包括對這個「共同體」在70年代後逐漸消失的追懷與反思。本文認為這個想像建基在對當下現實的不滿和批判,未必吻合於東海創校初期的歷史實況。但在這種想像中存在著透過「大學民主化」以克服校內的疏離感的積極意涵。 第三章則先分析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東海校園被再現(repesentation)的方式。使得「美哉東海」成為東海人乃至整個台灣社會對東海校園的第一印象。但校園景觀除了作為東海和其他學校區別的差異外,也是校內對公共事務、高等教育、乃至校園發展方向進行討論時的「論述場域」(discourse field),這使得校園景觀的重要性不斷的被反覆加強。 第四章則是描述在關於校園公共事務的討論中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自1970年代以來,學生關於校園空間議題的論述模式發生的變化。雖然東海學生在50、70年代的台灣學生運動並未有積極的參與,但我們可以發現東海在80、90年代後的學生運動,和創校初期的榮譽制度推行委員會(簡稱:榮推會)、東風社的歷史傳統,有著密切的關連。 第二篇則詳述自1987--2005年間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本論文將這段漫長的歷史粗略的分為四個時期。第五章首先討論自1987--1990的「東潮時期」,這段時間是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的開端,東海學生以地上或地下的形式,對威權時代的校園管理機制進行批判,東海校方也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制度變革。並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發生最早的關於校園空間問題的爭議 第六章則討論在校園空間運動歷史中,意義重大的「相思林時期」,這段時期起自1990年的相思林事件,以1994年「三次相思林事件」確定無法要回校地而告終。這段漫長而讓人扼腕的歷史,確立了學生介入校園空間議題的正當性,累積了龐大的歷史記憶和情感,不斷召喚後來的東海人繼續進行對校園空間的保衛戰。 第七章則討論1993--1999的「校園民主重創時期」,在這段期間東海於1989年間建立起來的校園民主機制,其侷限性已充分顯露。同時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大量「自主性群眾」的出現,對既往學生運動的實踐造成挑戰。面對這樣的情勢,部分東海學生仍嘗試改造利用學生會,而另外有些人則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實踐方式,包括:美學化的運動策略、社區運動理念的引入等等。 第八章從1998年的「小惠事件」談起,分析東海校園周遭社會環境的變化--由非正式部門運作形成的「東海別墅」(簡稱:東別),以及正式部門失效的都市計畫機制促成的「工業區聯外道路」問題,及東海校園空間運動之最大侷限--對校園周遭社區環境的缺乏關注。這種侷限性的形成,來自於東海校園處身的社會空間結構,也和整個校園空間運動的論述發展中潛藏的深刻的共同體想像有關係。 第九章則探討尚在進行中的「後118時期」。在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壓力下,東海校方進行的一系列校園規劃制度的改革,因為「合法化危機」的作用而事倍功半。而學生的行動則受限於共同體想像造成的「地域主義」的侷限,不過共同體想像以及過去運動累積的歷史記憶、文化論述,仍然使得2000年「V大樓事件」、2003年「東海保衛戰」表現出驚人的運動能量。而隨著開闢工業區聯外道路穿越校園的壓力劇增,也帶出東海大學如何和周遭的社區相處的問題。 第三篇則嘗試著從結構性、整體性、歷史性的視角,分析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意義。第十章分析隱含在東海校園空間議題中的結構性因素,分別是戰後台灣高等教育政策的變化,大台中地區都市空間的發展,以及大學校園的合法化危機。而東海的校園空間運動,也因此具有凸顯、改變這些台灣社會的結構性矛盾的意義。 第十一章則從P.Freire、H.A.Giroux的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以及柯司特的都市社會運動理論的角度,去分析東海空間運動的意義。本論文認為對內而言,東海校園空間運動具有對抗主流的教育文化霸權,進行批判教育學實踐,以創造具批判意識的公民的作用。對外而言,則是一種對於台灣高等教育以及台中都市空間發展的雙重背景下,大學校園呈現的集體消費、文化認同、以及草根民主的問題的抗議。雖然由於歷史的侷限,東海的校園空間運動仍無法有效突破「地域主義」的限制,將「抵抗性認同」轉化為「計畫性認同」。但長久而持續的歷史實踐,也為東海的校園文化累積了豐厚的資產 第十二章則從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試圖和目前台灣的學生運動論述、公共領域理論、柯司特的「認同轉化」理論進行對話,最後則以建議將看待學生運動的視角,由「三月學運」的為民請命轉換成視學運為校園內的批判教育學實踐做結。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149501 http://hdl.handle.net/11536/6130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
Files in This Item:
If it is a zip file, please download the file and unzip it, then open index.html in a browser to view the full tex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