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不同利率環境下,銀行的利差效果及其獲利性,流動性,安全性之研究--以本國銀行為實證對象 The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est margin effects and the changes on earning, liquidity, capital adequacy of bank under interest-rate circulation. |
Authors: | 陳世吉 chen,shi-chi 王淑芬 經營管理研究所 |
Keywords: | 利息邊際;利率敏感性資產;差異分析;數量效果;利差效果;組合效果;interest margin;rate sensitive assets;variance analysis;volume effect;rate effect;mix effect |
Issue Date: | 1999 |
Abstract: | 論文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利率循環周期不同走勢之下,對銀行資金管理策略的影響,而對於資金管理策略的差異導致經營績效的改變結果,運用差異分析法(Variance Analysis)作串聯性探討並與理論相互印證.對於新銀行設立營運後,本國銀行在安全性,獲利性,流動性等三方面,比較分析其前後之經營差異,及作為經營策略之參考. 依據本文的研究目的,實證研究程序及研究方法如下: 一. 確立研究期間;並依利率走勢區分出利率上升與下降期. 二. 選擇研究之對象,相對於整體金融機構必須具有代表性.其資料經敘 述統計歸納,顯現訊息特質,為實證之應用分析.並接受樣本之母群體 為常態分配的假設. 三. 分析研究對象在研究期間內,其利息邊際(interest margins)的變動 ,並比較不同性質銀行間的差異(variance). 四. 以差異分析方法(variance analysis)分析樣本銀行在研究期間內, 資金管理效果的差異.區分為:數量效果,利差效果及組合效果.並比 較個別銀行經營上的策略差異. 五. 將樣本銀行依[銀行法]及[公庫法]之業務定義;分為:代理公庫銀行, 專業銀行及商業銀行.並依上述三種效果分析組群經營差異;並經過 淨值調整,排除銀行規模因素後,分析群組之間的經營成果. 六. 以敘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比較各銀行在利率走勢不同時期,三種效 果的差異.分為:1.縱向分析:不同期間資金管理策略的變化.2.橫向 分析:期間內組群銀行經營成果差異. 七. 民國八十年新銀行設立營業為分界點;以配對樣本t檢定檢視前測期 (74年至80年)與後測期(81年至87年)的差距與O之間差異的顯著性, 並以獲利性,流動性及安全性來分析比較. 綜合研究結果與發現得到以下結論: 1. 第一三期利率下跌時,銀行利息邊際率變動之年平均值皆呈負值.而在 第二期利率上漲時,年平均值為正.整體樣本銀行呈現[資產面敏感]的 特性. 2. 縱觀三期之銀行利息邊際率變動幅度(平均值)發現;第三期利率下跌 利息邊際率負面波動的程度,小於第一期同樣是利率下跌的波動幅度. 顯示本國銀行已漸能因應金融自由化的競爭. 3. 本國銀行在利率不同走勢期間,其資金管理所採取的數量策略,利差策 略及資產負債組合策略有顯著差異.第一三期影響總效果的差異來源 是利差效果,而第二期利率上升,本國銀行因屬資產面敏感,差異來源 在於組合效果因應調整. 4. 本國銀行在新銀行開放後,代表獲利能力的五個財務比率均見衰退.以 營業利益率及權益報酬率之衰退達1%顯著水準.支出面的營業支出占 負債比攀升亦達1%顯著水準.代表流動性的財務比率方面,第一準備率 下降明顯,與政府開放各項金融業務及貨幣市場蓬勃發現有關.由於金 融機構對於市場資金拆借調度更多元化,故對於準備存款提領之不生 息資金持有部位減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比率則略有上升,銀行對資 產負債管理能因應利率變化保持彈性運用.代表安全性的三項財務比 率下降皆達1%顯著水準,顯示因為在新銀行加入後獲利減少,各銀行在 資金來源與去路相較於權益的倍數下降,銀行經營的安全性提高.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80457081 http://hdl.handle.net/11536/6602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