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白色念珠菌中脂解酵素LIP4、5、6、8、9與其型態變化之關聯 Mutagenesis analysis of the Lipase genes, LIP4、5、6、8 and 9, for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morphogenesis of Candida albicans |
作者: | 王怡瑾 楊昀良 Yun-Liang Yang 生物科技學系 |
關鍵字: | 白色念珠菌;脂解酵素;型態變化;Candida albicans;lipase;morphogenesis |
公開日期: | 2005 |
摘要: | 目前院內真菌感染排名第一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一種伺機性的病原□菌,通常造成輕微的黏膜感染,嚴重時卻可以引起全身性菌血症感染,在免疫不全病人身上尤其是危害生命之重大威脅。前人研究發現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與其在酵母菌型與菌絲型之間的型態轉變有關。在將EFG1及CPH1基因進行破壞之後,雙突變株不僅失去形成菌絲的能力,並且在小鼠模型中是不致病的。針對病原菌的支解酵素基因研究,在病原細菌Staphylococcus aureus、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真菌Hortea werneckii中,脂解酵素皆被認為與致病力相關,加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之臨床病患檢體、小鼠模型以及人造皮膚組織中可以發現LIP4、5、6、8、9這五個脂解基因有較其他LIP基因高相當多的表現量,因此,本篇論文之研究目標是想探究脂解酵素與型態的相關性。首先利用反轉錄聚合□鏈反應確認五個脂解酵素的基因存在,結果顯示五個基因皆在efg1及cph1雙基因突變株(HLC54)以及野生株(SC5314)、cphl突變株(JKC19)、efgl突變株(HLC52)皆有mRNA 表現。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脂解酵素基因是否具有與型態或是和致病力相關的特殊作用,我以同源重組的方式將四環黴素調控表現系統(Tetracycline-regulatable expression system, TR system)置入其啟動子區域以及將雙套基因以marker置換(homozygous knockout strain)以研究這些基因的功能。所得到之突變菌株利用PCR加以確認,結果顯示LIP9原有的起動子區域已成功地被TR啟動子所置換,而LIP4、5、6、8、9之雙套基因則是成功的被marker置換。接著進行對這些突變株進行特性分析,分析其與型態之間的關連,結果顯示脂解酵素基因LIP4、5、6、8、9與型態變化可能有所相關並且在某些情形下可以影響細胞生長。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328504 http://hdl.handle.net/11536/79327 |
顯示於類別: | 畢業論文 |
文件中的檔案: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