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張玉佩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3T10:30:03Z-
dc.date.available2014-12-13T10:30:03Z-
dc.date.issued2006en_US
dc.identifier.govdoc95-02-01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89942-
dc.identifier.uri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833580&docId=304784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著名研究國族認同的學者Anderson(1991)曾經說過,所有大於面對面溝通的社群,都是經由想像而來,而擔任此種連結想像的溝通工具,即是大眾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使得一群原本在空間上分離的個體可以在想像的層次發生互動,人們雖身處於不同的地域或城市,卻因為共同看一份報紙,共同閱讀一本小說,或是共同參與同一個事件的討論,進而產生時間上的共時性,形成一種新的、以媒介為外圍疆界的想像社群(imagined communities)。 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融合而成之「想像社群」的社會,如何促成族群間的溝通與相互瞭解,是個重要且迫切的工作。然而,台灣當代的傳播事業體系是植基於以自由競爭市場為主要導向的商業機制,在商業機制下媒體之間的競爭以獲利為最高目標,導致集團化(monopolies)與寡佔(oligopoly)的市場結果,會使得媒介內容與形式傾向標準化與同質化,弱勢族群難以在主流媒體上發聲,並無法真正促成多元溝通(Straubhaar & LaRose, 2004)。也因此,客家文化經常不是台灣主流傳播媒介所青睞的對象,社會上也經常瀰漫著對於客家文化負面的標籤與刻板印象如「嫁夫莫嫁客家郎」(張維安、王雯君,2005)等,因此,如何「去污名化」客家族群的社會意象,為客家族群在台灣社會裡重新建構一個真誠、健康且正確族群形象,成為促成台灣多元族群溝通之刻不容緩的重要事宜。 本計劃秉持社會責任論(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傳播立場,認為傳播的目的在於公共利益而非私人的商業利益,大眾傳播媒介應該負起促使弱勢族群文化發聲的責任,讓社會人們有權利可以享受多元而豐富的資訊(Siebert, Person & Schramm, 1956)。 因此,在客委會的支持下,本計畫建置一群對於客家文化有深層暸解的種子採訪群,針對客家文化鄉鎮展開一連串的數位專題報導之建構,透過專業的新聞專題之規劃、採訪與寫作,結合最新的數位傳播技術,讓客家文化以親近平民、生動活潑之「深入淺出」報導呈現,以期促進台灣各族群間的瞭解與溝通,重新將客家形象展現在台灣的多元文化社會。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客家委員會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客家zh_TW
dc.subject數位zh_TW
dc.title當代客家文化數位專題報導之建構與展現。zh_TW
dc.typePlan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國立交通大學zh_TW
顯示於類別: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