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建築設計專題 Architecture Design Seminar |
作者: | 龔書章 Open Education Office 開放教育推動中心 |
公開日期: | 2010 |
摘要: | 課程首頁
本課程是由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提供。
我們該如何理解當代建築經歷了19-20世紀的現代主義、70年代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及90年代的解構主義淬煉,當代建築已呈現一種百 家爭鳴的狀態,各式型態、風格、概念各異其趣。面對這樣的大哉問,除了逐門逐派探索各個建築巨擘的概念及作品之外,這門課企圖呈現另一種切入理解的方式。
由當代建築師面對新時代所發展出的多樣思考與嘗試,我們歸納為十個簡單的關鍵詞,將含括時代、環境、建築空間、地景、理論、文化藝術、材料及抽象美 學等面向的思考,整理成為對當代建築一種觀念上的敘述與理解。而從這樣切點去觀察當代建築,不僅止於反思既有的建築論述,更練習從各個面向挖掘當代建築百花齊放的萬種可能。 課程目標/概述 我們該如何理解當代建築?經歷了19-20世紀的現代主義、70年代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及90年代的解構主義淬煉,當代建築已呈現一種百 家爭鳴的狀態,各式型態、風格、概念各異其趣。面對這樣的大哉問,除了逐門逐派探索各個建築巨擘的概念及作品之外,這門課企圖呈現另一種切入理解的方式。 由當代建築師面對新時代所發展出的多樣思考與嘗試,我們歸納為十個簡單的關鍵詞,將含括時代、環境、建築空間、地景、理論、文化藝術、材料及抽象美 學等面向的思考,整理成為對當代建築一種觀念上的敘述與理解。而從這樣切點去觀察當代建築,不僅止於反思既有的建築論述,更練習從各個面向挖掘當代建築百 花齊放的萬種可能。 課程章節 課程週次 單元主題 第一週 課程概論 第二週 綠色:能源、生化、材料、美學、循環、成長──面對這時代的整合性概念 第三週 地景:Real-Nature/ Super-Nature/ Hyper-Nature──蘊含各式思考的自然 第四週 第一次期中簡報及討論:綠色與地景 第五週 差異:全球性vs.在地性、看見vs.看不見──以生活面貌為藍圖的現代城市 第六週 壅塞:All in One──多樣文化與系統的集合 第七週 第二次期中簡報及討論:差異與壅塞 第八週 有機:非史詩,而是散文──貼近在地的隨意而生 第九週 期中考週_繳交期中報告 第十週 構築:材料的禮讚──材料、形式與空間型態的革新 第十一週 第三次期中簡報及討論:有機與構築 第十二週 書寫:慾望、敘事與詩意──在空間中說故事 第十三週 行動:論述、策展與出版──建築與非建築,跨與界 第十四週 第四次期中簡報及討論:書寫與行動 第十五週 曖昧:內與外、輕與重、實與透──在已知中未知的可能 第十六週 數大:金字塔與馬賽克──永恆的美學追求 第十七週 第五次期中簡報及討論:曖昧與數大 第十八週 期末面試及繳交期末報告 參考書目 文化_看不見的城市 文化_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文化_賈樟柯電影手記:賈想1996-2008 美學_美的歷史/ 醜的歷史 美學_孤獨六講 美學_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 綠色_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綠色_永續建築白皮書─地球宣言組織 城市_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城市_潮爆中國︰新新中國城市文化筆記 建築_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八位當代建築師作品的理論焦慮及設計策略 建築_建築學的14道醍醐味 建築_銀色的月球 建築_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建築_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 藝術_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 藝術_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 設計_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設計_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生態學的設計論 設計_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雜誌_MONOCLE 雜誌_Brutus 評分標準 項目 百分比 每週作業 40% 期中簡報 30% 期末報告 30% 授課對象:研究所學生 預備知識:無 |
URI: | http://ocw.nctu.edu.tw/course_detail.php?bgid=5&nid=193 http://hdl.handle.net/11536/10824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Open Course W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