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蘇花高的建設歷程與地方敘事:「在地」的建構與日常性 The Local Dilemma: Debates in Locality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Shu-Hua Highway |
作者: | 李妍潔 Li, Yen-Chieh 呂欣怡 Lu, Hsin-Yi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關鍵字: | 蘇花高;在地;地方;發展主義;另類發展;慢活;Shu-Hua Highway;Local;Locality;developmentalism;alternative development;slow movement |
公開日期: | 2015 |
摘要: | 本研究的動機在於期望能夠面對在關切地方上的環境爭議時,身為「非在地人」的焦慮,故起初的提問為,何謂「在地人」?為何以「在地」之名所衍伸出的論述總是難形成共識?以此,並帶出了本研究的主要提問:在蘇花高爭議當中,不同的「在地」論述所指為何? 本研究的第二章以時間順序為主軸,回顧「蘇花高」一案在地方上的意義生產與變化,在第三章則是以論述建構的在地為對象,分別探討在發展主義與另類發展的意識型態所主導的不同發展觀點與在地認知,而為了使在一般論述當中無法捕捉的「在地」得以顯現,第四章則是聚焦於生活在蘇花公路鄰近地區的居民,從一般的日常生活狀態切入,試圖描繪出不存在於一般資料與討論的中在地。 研究發現,「在地人」的形象跟行動上是變動的,而非固著的存在。不同的行動者及其社會關係促成了豐富的地方性質與在地內涵,在不同的社會關係與空間界線之下,充滿了流變與轉化的可能。其次,對照在另類發展意識形態下於在地表述轉化而來的「放慢」以及蘇花公路出口鄰近地區居民的「緩慢」生活,可以發現在不同生活節奏對照下而產生的「放慢」所能夠回應者多與晚近另類觀光需求的在地形象有關,然而,這樣的「地方再造」其實並不盡然能夠與「地方日常生活需求」相互扣連。 總結前述,本研究分別鋪陳在論述上與實際生活世界中所存在的「在地」所呈現的樣貌,從不同行動者對於「慢」的表述與應用中,可以看到他們對於地方的感受和理解有著明顯不同的邏輯。而面對這樣的差異,本研究在最後以楊弘任所提出的「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作為呼應與開拓更多思考之可能性的線索,期望在不同的範疇在相互刺激之下,能夠使地方能夠保有改變與更新的活力。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79949507 http://hdl.handle.net/11536/125901 |
顯示於類別: | 畢業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