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metadata record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uthor邱子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劉紀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Chiu, Tzu-Min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8-01-24T07:38:25Z-
dc.date.available2018-01-24T07:38:25Z-
dc.date.issued201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etd.lib.nctu.edu.tw/cdrfb3/record/nctu/#GT070159701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139825-
dc.description.abstract近幾年來,「小確幸」這個詞躍上了台灣社會的舞台。不論是在商業廣告或政治人物的口號中,它都具有著強烈的指稱性:年輕世代。在一股充滿著「拜物」的氣息中,「年輕世代」成為「消費」小確幸的對象主體,成為小確幸「內縮」意識型態下的「匱乏」者。然而,究竟為什麼年輕世代「只能是」小確幸?是什麼決定年輕世代是「小確幸世代」?而,若小確幸意味著的是內縮與匱乏,那怎樣的幸福又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該被追求的「大幸福」?又,是誰在定義「幸福」是什麼?為回答這些詰問,必須「解構幸福」。 故本篇研究先從現象出發:由於「小確幸」是一個相當新且正在發生的現象,因此筆者以網路資料(廣告、新聞、社論、部落格)為主要文本,呈現出小確幸是如何從「文創商品」漸漸被應用至「政治商品」,以及這些商品所共同透露出的訊息:內縮意識形態。值得注意的是,當政治人物們也試圖提出小確幸政策冀望「年輕世代」買單時,這股內縮意識形態背後的焦慮便是上至國家下至個人的—匱乏。 透過撥洋蔥式的手法,Marx的商品拜物教結合精神分析理論讓小確幸拜物心態下的「匱乏」原形畢露,這是對於「小確幸」的第一層次解構。接下來,為繼續探究「匱乏」所指為何,筆者借用Bourdieu的「象徵權力」理論指出「幸福是被建構的」此一事實。亦即,常識中習以為常的「幸福」實是建立在知識權力的架構之下,擁有權力者即決定了「何謂幸福」。在這套架構下,台灣的年輕世代是失語者—在「追求大幸福」的定義下小確幸被噤聲,而他們是「只有(內縮的)小確幸」的世代;更是失權者—政治和經濟困境讓他們「只能」擁有,而小確幸背後是無盡的「匱乏」。 筆者在此論文中將年輕世代定義為80後,就在於80後世代成長於經濟起飛與民主化、民族化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卻於長大成人後面臨經濟上中產階級「下流化」,故轉而追求及時行樂的小確幸;政治上中國因素、政府程序不正義及媒體被政黨狹持導致他們「政治疏離」,而國家與媒體更是趁機藉小確幸進行「去政治化」治理的處境。這些都是讓年輕世代「匱乏」的理由,而這些都與現代國家對「新自由主義」的忠誠信奉相關。換句話說,本篇論文透過解構小確幸要指出的便是新自由主義與國家間的共犯結構,不僅建構了「幸福」,更是導致年輕世代失權的主要原因。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en_US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小確幸zh_TW
dc.subject幸福zh_TW
dc.subject失權zh_TW
dc.subject下流社會zh_TW
dc.subject政治疏離zh_TW
dc.subject年輕世代zh_TW
dc.subjectRecessionen_US
dc.subjectPost-1980 Generationen_US
dc.subjectDe-constructingen_US
dc.subjectHappinessen_US
dc.subjectLittle Happinessen_US
dc.title解構幸福: 從「小確幸」現象看台灣八〇後世代的失權zh_TW
dc.titleDe-constructing Happiness: A Study of the Recession of the Post-1980 Genera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Society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xiaoquexin" (Little Happines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社會與文化研究所zh_TW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