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應用精實六標準差改善存貨管理績效 Improve Performanc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through Lean Six Sigma |
作者: | 羅文明 蘇朝墩 洪瑞雲 Chao-Ton Su Ruey-Yun Horng 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程 |
關鍵字: | 精實六標準差;六標準差;精實;價值流圖;作業資本;Lean Six Sigma;Six Sigma;Lean;Value Stream Mapping;Working Capital |
公開日期: | 2007 |
摘要: | 六標準差專案改善,從1987年Motorola開始發展出來,有效運用統計與資料分析工具後,對品質與流程的改善,在全面質管理之後形成另一主流。1995年,Jack Welch在GE成功導入六標準差而大放異彩,且大幅提昇GE在全球企業的競爭力與經營獲利。對Motorola來說,如果六標準差是它所倚賴的品質準則,而對ABB與Allied來說,如果六標準差是它所服膺的商業準則,那麼六標準差對GE而言,就是領導統御的準則。僅僅兩年時間,GE竭盡其所能全力推展與深化,正如Jack Welch在1997年GE的年報上所說的:『六標準差已經快速地成為我們未來領導統御的基因密碼之一了』。 GE的成功令全世界許多大型企業,競相導入六標準差並對此手法寄以厚望,又隨著網際網路及ERP在企業內的普及,六標準差的應用層面更從製造領域為主延伸至產品開發、市場行銷、從供應商到客戶端的供應鏈管理。為獲得更廣泛的改善成效,近來更進一步與精實製造(Lean Manufacturing)整合,演變成結合精實思維與六標準差手法的精實六標準差。 六標準差或精實六標準差之所以如此風靡,從管理的角度來審思,真正的理由乃是企業或組織對「持續改善」的迫切需求。由於資訊與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企業所面對的環境與競爭,不再只是漸進的演變模式,其變化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像。現今經營管理的範疇已大幅向上游的供應者與下游的客戶延伸,從供應商到生產製造再到客戶端的整個供應鏈體系,不但要管理價值與服務,也要有效控制成本,這時如何打造一個低成本而又能快速回應市場的製造或服務的組織就成了最重要的關鍵。本研究個案旨在探討,如何以精實工具與六標準差的改善手法為企業有效加速流程速度並從而降低存貨與作業資本(Working Capital)。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063519 http://hdl.handle.net/11536/40513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