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形成超淺接面在使用非晶矽晶複晶矽和矽化鈦做固態擴散源
Authors: 廖忠志
LIAO,ZHONG-ZHI
李崇仁
雷添福
LI,CHONG-REN
LEI,TIAN-FU
電子研究所
Keywords: 超淺接面;非晶矽複晶矽;矽化鈦;固態擴散源;二極體;金氧半電晶體;超大型積體電路
Issue Date: 1989
Abstract: 在本論文中,將使用數個特殊的方法來形成一個超淺接面的二極體,這方法包含了以
BF 或AS 植入矽化鈦 (ITS),複晶矽和非晶矽然後再經高溫度退火將植入的雜質擴
散到矽基座內來形成一淺接面。此方法能解決在使用傳統方法形成超淺接面所面臨的
一些難題。從我們的實驗結果可看到,這三種方法能得到一個非常淺的接面和電性非
常出色的二極體。在實驗中,我們變化矽化鈦,複晶矽和非晶矽的厚度還有不同的表
面處理方法,高溫退火的時間等條件來研究形成淺接面的一些特性。對 ITS的結構而
言,在攝式800 度的退火溫度就能容易得到漏電流小於 0.5奈安培╱平方公分和理想
因素近似 1且接面深度只有0.09微米和0.12微米相對於 P ╱n和n ╱p 的二極體,而
對鈦膜的厚度來說,厚度越厚電性越差,但高溫退火的穩定性則隨著鈦膜厚度的增加
而增加。在這研究中,退火溫度從攝式 800度到1000度均能由變化不同的實驗條件而
得性能優越的二極體。關於使用複晶矽或非晶矽當擴散源所形成的二極體,也能夠製
造出一個非常淺的接面(∼0.1微米) 低的漏電流(∼1奈安╱平方公分) 和高的崩潰電
壓且不受鈦厚度影響的二極體。所以此方法能夠有較厚的鈦膜,使得在金氧半電晶體
的源極和吸極有較低片電阻且有令人可以接授的漏電流,對於在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應
用上,此方法是非常吸引人的。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82430120
http://hdl.handle.net/11536/54732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