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航空运排程分析模式之应用 |
作者: | 沈志展 SHEN,ZHI-ZHAN 韩复华 HAN,FU-HUA 运输与物流管理学系 |
关键字: | 民航空运;排程分析模式;营运成本;人事费用;FLIGHT-ROUTING;TEODOROVIC-AND-GUBERINIC;SET-COVERING-PROBLEM |
公开日期: | 1990 |
摘要: | 由于民航空运系统的营运成本 (包括机料、燃料... 等费用) 高、人事费用高,欲节 省成本必须有效利用现有之资源 (飞行器与勤务人员) ,飞行器与飞航勤务人员之排 程问题因而成为节省成本之重要考虑因素。在欧美,许多专家学者应用作业研究的方 法于空运系统的排程问题,实际操作的结果,成功的个案甚多,颇值得借镜。 民航空运排程系统基本上均由飞航班次时间表开始,对飞行器排定飞航路线,产生飞 行航程计划(Flight Routing);对人员的排程则是以班次时间表、飞航安全管制与劳 基法等法规限制及人力资源相互配合,藉以产生人员之可行服勤组合,再由其中选出 最佳之服勤组合,最后加上公平性、个人偏好等因素之考虑后,即可排定人员值勤时 间表。本研究假设飞机之班次时间表已固定,应用国外发展之模式:(1) 单一机种飞 航路线之排程、(2) 飞航时间表受扰动之应变计划,将飞机巡航路线之问题作一探讨 。 就单一机种飞航路线之排程问题而言,采用Levin 于1971年所提出之纲路分析模式, 其目标为整个飞航路纲中所需之飞机数目最少。当飞机因故障、维修等技术原因而无 法执行勤务时,如何变动既定之时间表,以较少架飞机巡航于既定之各航段之问题即 属飞航时间表受扰动之应变计划问题,所采用之分析模式为Teodorovic and Guberin ic于1984年提出,其目标为总延滞 (人小时) 最少。 在随机人员的排程方面,本研究应用中华航空公司部份航线之实际班表与其实际飞勤 作业的法规限制考虑,产生空勤随机人员之服勤组合,以每周68个班次往返台北与香 港、东京、洛杉矶等地之747 与747-400 飞机之服勤路线纲为个案研究范围。结果在 飞行时间、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等法规限制之下,共产生256 种可行之服勤组合。将 所有可行组合之成本算出,再建立集合涵盖问题(Set Covering Problem)之模式求解 最佳组合,得到20组、25组、18组等三种最佳组合方案之多重解。其中以第三种 (18 组) 解所分配之服务组合劳逸较平均。 本研究对民航空运排程系统提出一明确之模式分析架构,并以部份实际航空路纲验证 其实用之可行性。然此研究仅属开端,其目的在引发国内空运领域之相关研究学者与 航空公司作业决策相关单位对此问题之重视,使得管理决策、作业研究等方法在国内 生根,不必完全依赖国外既有之系统。后续之相关研究值得有志者继续努力发展,充 实国内民航空运排程之阵容,使国人自行研究发展适合国情之理论与国内之实务相结 合,使台湾早日成为亚洲重要的国际转运中心。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92118004 http://hdl.handle.net/11536/55156 |
显示于类别: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