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王敬雄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WANG, JIN-XI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戴久永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DAI, JIU-YO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2T02:08:58Z-
dc.date.available2014-12-12T02:08:58Z-
dc.date.issued1991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02030018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55675-
dc.description.abstract田口方法自八十年代在美國推行以來,其功效大受肯定,認為是解決與提昇品質的不 二法門。但自田口玄一提出他的方法後,來自各方的批評與責難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可以說田口方法是目前品質改善工具中,爭論最多的一種。 兩階段最適化法(2-Step Optimization )是迥異於傳統實驗設計的,它利用SN比的 概念,透過直交表的設計,冀望能使產品功能的平均值(mean)與目標值(Target Ualue )能儘量的接近。而此法的最主要目的是從實驗的因子中,找出影響產品功能 離散的因子為何﹖又那些因子只影響產品旳平均績效表現。兩階段最適化法的適用有 其前提與假設,其中之一是在找到控制因子(Control factor)後,在這條件限制下 ,調整因子(Scaling factors )仍可以將平均值調整到目標值,而不影原來的SN比 ,這種假設事實上有時會誤導,其結果反而比直接用損失(Loss)最小化的結果差, 所以亦有人建議直接採用直接損失做反應(Rsponse )。本修正法是針對採直接損失 做反應,只是現行實驗的最小值,理論上應可再改善,乃建議在採直接損失最小後, 再利用調整因子的特性,將平均值調整至目標值。最後並利用已發表的田口方法案例 比較田口兩階段最適化法和修正式的結論。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田口方法zh_TW
dc.subject兩階段最適化法zh_TW
dc.subject控制因子zh_TW
dc.title田口方法兩階段最適化法的有效性研究zh_TW
dc.titleSome sto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2-step optimization in Taguchi method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zh_TW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