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寶特瓶回收系統成本估計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A Study on Recycling System Cost Estimate of PET -- A Case Study of Taipei |
作者: | 林振益 J-Y Lin 陳文哲;吳壽山 Wen-Cher Chen;Soushan Wu 管理科學系所 |
關鍵字: | 寶特瓶;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公開日期: | 1993 |
摘要: | 在生活水準日趨提高之際,伴隨而來的垃圾處理處置問題一直困擾著 大家,尤其在垃圾產生量逐年成長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減量回收則為相關 單位最為注意的問題。廢一般容器目前在垃圾中具有不易分解、不易壓縮 不易處理等缺點,且目前一般垃圾處理方式主要為掩埋與焚化,廢一般容 器在處理過程中,除費耗大量處理成本外,亦是資源的浪費,故對於廢一 般容器而言,則有必要進行完整的回收體系規劃,提昇廢容器之回收率, 除可資源再生外,並降低掩埋處理或焚化處理的社會成本。而本研究的目 的: (1) 瞭解當前廢寶特瓶回收系統現況。 (2) 利用成本一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之方法,比較廢寶特瓶回收再生與掩埋措施及 焚化之成本與效益。 (3) 希望釐清最有效的回收程序及評估之方法。 (一) 在各種不同處理管道之社會成本估計值發現,傳統垃圾處理方式( 不回收)中,焚化成本每公斤4.6511元比衛生掩埋成本每公斤: 5.4711元來得低。 (二) 在回收再生管道中,回收管道D(回收清潔隊-- 回收契約商--再生處理廠),利用環保資源回收清潔隊,對於各資源垃圾 進行回收,其回收之社會成本最低,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在加強資源回收 、再利用之宣導下,應是可以多加推廣之回收管道。 (三) 回收管道C( 家庭垃圾分類--學校--回收契約商--再生處理廠),由於有許多義工無償 參予回收工作,回收成本自然較低,透過學校的回收管道,在早期完成宣 導任務之後,均應該減少其負荷,最後是以維持教育功能為主,不應該成 為回收之主力;而社區、社團等的宣導則可繼續進行,加強參予資源回收 之工作。 (四) 回收管道A(家庭垃圾分類--回收點--回收契約商--再生 處理廠)及B(拾荒者--回收點--回收契約商--再生處理廠),雖然其回 收成本較高,但在民眾垃圾分類回收配合不良下,因有押金之經濟誘因, 短期內對提昇回收率有絕對的影響。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20457035 http://hdl.handle.net/11536/58230 |
顯示於類別: | 畢業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