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運輸工具製造業之經營比例
The Performance of Ratio for Transport Equipment
Authors: 蔡文議
Wen-Yei Tsai
林國雄
Kuo-hsiung Lin
管理科學系所
Keywords: 經營比例;管理控制比例;因果鏈條;Performance of Ratio;Managerial Control Ratio;Chain of Cause and Effect
Issue Date: 1994
Abstract: 運輸工具業係一綜合性工業,且運輸工具業與其他行業之產業關聯性甚大
,其使用之零件、原料及各種勞務,幾乎遍及所有其他產業,故運輸工具
業之發展可以帶動整個工業起飛。因此若經由運輸工具業之積極發展,可
以帶動上述技術、元件及設備之改進,必能全面提高機械工業之水準,有
助於台灣產業的提昇,故其經營成果值得重視。 本文利用八十年工商
業普查抽樣調查運輸工具業基本檔資料,經由因果鏈條比例模式解析,以
衡量與分析兩程序,對其經營效率及發展趨勢加以研究,茲將所得結論摘
述如下: (一)運輸工具業之因果鏈條解析:勞動實質裝備率、土地
實質裝備率與樓地板實質裝備率等三項指標之成長的共同因素為實際運用
固定資產的持續成長,而實際運用固定資產的持續成長則端賴固定資產的
正確投資與設備利用率的提升,故固定資產的正確投資與設備利用率的提
升可說是運輸工具業之四條因果鏈條所構建之四個經營指標的成長主因。
(二)就運輸工具業對製造業之經營效率解析來看,可知運輸工具業
之經營效率高於製造業,主要力量是源於固定資產生產力。而固定資產生
產力的高低可作為政府選定策略性工業的參考標準,故政府選擇運輸工具
業作為策略性工業的做法應該是正確的。 (三)運輸工具業成長的來
源,主要是員工固定資產裝備率的提升,亦即每人固定資產的提升,其次
是固定資產生產力的提升。而每人固定資產的持續提升,有賴國民高儲蓄
率的維持。固定資產生產力的提升,則有賴新投資或設備更新的決策正確
性。經濟發展成長的成果,將表現在每員工生產毛額的逐步遞增上。在台
灣製造業勞動單位成本仍在繼續上升的大環境下,每人固定資產的正確提
升,必須足以抵消因勞動投入之生產成本的增加所造成固定資產生產力可
能下降的不利因素,才能真正提升每員工生產毛額。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30457022
http://hdl.handle.net/11536/59448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