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黃文君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Wen-Chun Hau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楊聰賢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Tsung-Hsien Ya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2-12T02:36:40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2-12T02:36:40Z | - |
dc.date.issued | 200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884250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7300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論文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此曲之創作理念、美學基礎、作品意涵與寫作手法等文字陳述。第二部份為管絃樂曲《有機天地》。 《有機天地》是一首單樂章的管絃樂曲。此曲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十二幅描繪時間的作品∼清畫院十二月令圖。筆者企圖從繪畫的原點(視覺)至另一種藝術(音樂∼聽覺)的創作,是一種再生轉化的過程,藉此抒發出個人關懷宇宙天地的情懷。是對現象事物的一種「認識」,一種對世界主動的「審美表現」,也是一種「意識作用」的「反映」。筆者嘗試以台灣民間歌謠為素材,融合中國文化所發展出來的傳統音樂特質與中西方繪畫的美學概念,作為此曲之創作理念;並結合中、西方之創作手法完成此曲之創作。另外,本文將注重於人類心靈的探究,反思其在整個社會現象衍生出來的「意識作用」及其所產生的影響,並對於人類社會實質上的問題,給予正面的回應,企盼回歸生命的本質。 本文將分為六個部分:緒論,說明此曲之創作動機及對人類心靈「意識作用」的重建。第一章是中、西方繪畫之美學觀點之敘述。第二章闡述台灣民間歌謠與中國文化所發展出來的傳統音樂特質。第三章將描述從繪畫中所體現的美學觀點轉換至現代本土音樂上的創作。第四章為此曲樂曲編制、段落分析與創作理念之詳述。最後結語則是本文之總結。 | zh_TW |
dc.language.iso | zh_TW | en_US |
dc.subject | 有機天地 | zh_TW |
dc.subject | The Organic World | en_US |
dc.title | 管絃樂曲“有機天地”及其創作理念 | zh_TW |
dc.title | “The Organic World”and its Musical Idea | en_US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音樂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類別: | 畢業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