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從「背包客」到「台勞」: 澳洲打工度假的勞動經驗 From backpackers to waged labors: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in Australian Working Holiday |
作者: | 焦佳弘 Chiao, Chia-Hung 潘美玲 Pan, Mei-Ling 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 |
關鍵字: | 澳洲打工度假;跨國勞動;台勞;背包客;全球化;Australian Working Holiday;Transnational Labor;Taiwanese Migrant Workers;Backpackers;Globalization |
公開日期: | 2013 |
摘要: | 自2004年台灣與澳洲簽定打工度假合作備忘錄以來,台灣青年申請赴澳洲打工度假人數便呈現逐年上升,而在2013年單一年度申請赴澳打工度假人數更是逼近三萬人。對於這種人數成長的趨勢,在2012年《今周刊》便以〈清大畢業生,淪為澳洲屠夫〉為題,透過對於台灣青年赴澳打工度假的報導,將「澳洲打工度假」現象解釋為台灣青年為了為逃離低薪與不景氣的行動,並將「打工度假」與「台勞輸出」的意象相連結,除了讓本意為促進台澳雙邊青年透過深度旅行方式了解彼此文化的「澳洲打工度假」,成為了討論台灣就業環境的不友善的鐵證,同時也如同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夕之間讓台灣輿論及行動者之間對於「打工度假=當台勞」的說法,出現了同意與反對的不同說法。有趣的是,無論是否是以淘金為動機的行動者,都出現了認同將在澳洲的台灣年輕人與「台勞」相連結的現象。 是故在本論文中,我將以前述事件作出發,由「台勞」這個揉雜了台灣社會對於外勞的理解概念的用詞當作切入點,從理解前述關於澳洲打工度假的討論中「台勞」一詞背後的使用邏輯開始,討論行動者在澳洲打工度假的過程中,對於「台勞」一詞的認知與使用;其次,在制度面上,如果打工度假真如其設計旨趣,是一個提供行動者以工作補貼旅費,對行動者友善的旅行機制,那麼又為何會在台灣投身打工度假的行動者之間,會對於澳洲打工度假產生了不同的詮釋?而又為何懷抱著不同動機的行動者在結束澳洲打工度假的旅程之後,對於「台勞」一詞的使用均會出現認同?本研究藉由網路社群中的相關討論整理、台灣與澳洲的現場觀察與參與實作以及對於十三名澳洲打工度假行動者的的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結合透過田野資料使用,嘗試回應上述關於澳洲打工度假制度在台灣所造成的討論以及提問。 對於上述提問,我提出兩個答案作為解釋;首先,對於在澳洲打工度假討論當中的「台勞」一詞,雖然都是擷取了台灣社會對於「外勞」一詞的刻版印象元素,然而行動者與台灣社會卻是從兩個不同角度理解「台勞」概念。首先,在對於台灣社會而言,澳洲打工度假的行動者的「台勞」指稱,是一種建立在對於行動者的「身分」上的指認,作為一種傳統社會對於生涯規畫路線上的「身分轉換」的理解;然而,導致行動者在澳洲打工度假過程中的「台勞」認同的產生,其本質還是來自於行動者的勞動經驗以及澳洲打工度假制度所帶來的結構性限制,使打工度假行動者產生了一種殊途同歸的移動路徑,從而必須面對剝削與低薪的移工困境之中。於是,對於行動者而言,「台勞」一詞的借用,則更貼近於對於自身狀態的描述,為了解釋自身的「背包客」的身分與在勞動現場的「勞動者」狀態的衝突,行動者借用了「外勞」一詞在台灣社會的語境脈絡,以「台勞」指稱自身在勞動過程中所面對的族裔互動、勞動與被剝削的狀態。而這種「身分」與「狀態」上的使用不同邏輯,即是在澳洲打工度假討論當中,行動者與台灣社會對於「台勞」一詞的使用脈絡上所存在的根本差異,從而衍生出台灣社會與行動者之間對於澳洲打工度假的不同理解。而在研究的過程裡,本研究也發現,在澳洲打工度假在台灣風行的現象中,或許更值得我們觀察的,是其作為當代的新興的勞動型式,又是如何創造了另一種新型態的剩餘價值的掩蓋與淬取的模式。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79953501 http://hdl.handle.net/11536/7642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