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徐意欣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I-Hsin Hs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劉紀蕙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Joyce C.H. Li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2T02:49:30Z-
dc.date.available2014-12-12T02:49:30Z-
dc.date.issued200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24950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77478-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是以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家謝鴻均的作品作為對象,主要以1995年至2005年之間四個重要的系列作品《寓言式的溝通:不聽、不看、不說》、《2000解剖圖》、《出走》及《陰性空間》為主,嘗試利用離散(diaspora)的觀點,並以謝鴻均所提出來的「陰性空間」(chora)的概念,嘗試與台灣客家論述進行對話,討論離散族裔的文化認同,如何可能不被吸納進入固定的意識型態。 「客家」之所以為「客」,意味著持續移動、持續遷徙、不固定的狀態,但是台灣族群論述下的文化認同正好封閉了這種不固定的狀態。回顧八0年代以來的政治解嚴、社會運動,以及本土化論述的發展,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之下,在地的、邊緣的認同漸漸得以發聲。九0年代以後,隨著族群論述所展開的客家論述,透過官方的文化節慶、藝術活動、視覺再現,都明顯標誌著「客家性」的文化符碼,例如藍衫、花布、山歌、桐花,這些符號變成客家人集體認同的能指,使文化認同封閉在這個「同一性」之下。而視覺文本向我們展示的不只是構圖、色彩,它的生產同時也受制於較大的歷史文化脈絡。本文試圖從謝鴻均的繪畫作品來看離散藝術家的身份認同如何可能不斷更新、再生。 本研究發現,謝鴻均作品中的主體位置不斷改變,她可以是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肥胖女嬰,可以是蔓延在主流邊緣充滿生命力的小花小草,也可以是子宮裡的胚胎,這樣多元、流變的主體位置如同她的離散族裔身份,正好能夠抵抗單一而穩定的認同位置。離散族裔的條件正是處於一種流離不定的邊緣狀態,使認同主體能夠在彈性、多元的狀態下發展。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離散文化zh_TW
dc.subject客家zh_TW
dc.subject客家論述zh_TW
dc.subject族群認同zh_TW
dc.subject女性認同zh_TW
dc.subject謝鴻均zh_TW
dc.subjectdiasporaen_US
dc.subjectHakkaen_US
dc.subjectHakka discourseen_US
dc.subjectEthnic identityen_US
dc.subjectFemail identityen_US
dc.subjectJuin Shiehen_US
dc.title離散文化的視覺思考:藝術家謝鴻均繪畫中的客家與女性認同zh_TW
dc.titleA Visual Study of Diaspora: Hakka and Female Identity in Artist Juin Shieh's work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社會與文化研究所zh_TW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