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身體的清潔與戒嚴:從1946~1947年台灣防疫案例以及語言模式談起 Cleanness and Censorship of Body:From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to the Model of Language in Taiwan (1946~1947) |
作者: | 袁瑨璇 劉紀蕙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關鍵字: | 戰後台灣(1946~1947);傳染病史;排除異己;恐懼;清潔;語言模式;1946~1947 Taiwan;the epidemic history;others;fear;cleanness;the model of language |
公開日期: | 2007 |
摘要: | 本論文透過1946~1947年間的霍亂與鼠疫大流行的例子,結合醫療史與庶民文化的觀點,來探討疫病爆發期間,刊登在報章雜誌的防疫論述中所呈現出清潔與排除的問題,以及在文化上的意義。 戰後的台灣呈現出求新求變的社會氛圍,其一為戰後新秩序的重整,包含政治、經濟、民生與文化等面向,其二則是來自於1946年所爆發的霍亂與鼠疫之際,社會大眾在承襲日治時期的公共環境衛生論述,而對新政府提出衛生、醫療以及疾病管制的要求。這兩股聲音相互支撐,彼此鑲嵌,在追求科學、進步、效率的改革風氣之下,疫病的管理亦賦予政府以公權力介入民眾公、私領域的正當性。 再者,藉由討論防疫政策中的作法與概念,如隔離、防堵、封鎖線,深入探討防疫體系中的疾病語彙如何從科學論述,轉換成為具有排除性隱喻的語言模式,加強封鎖、區辨、監控的排他性。並透過視覺遮蔽來形塑「想像視域」,造成民眾對於不知名的異質他者的恐懼,強化彼此之間的猜疑,達到區分、辨識、清潔與排除的功能。 從以上的角度來看,1946~1947年間的疫病大流行,不再僅具有公共衛生史的意義,而是在承受一個病毒傳播者的罪名之下,異質性他者再現了社會中以「潔淨自身」之名,重新界定「潔淨」的同時,只是突顯出社會(身體)內部矛盾與清楚疆界的「對象」。此外,1954年推動的「文化清潔運動」亦「複製」疫病期間所建立的模型,而成為樣板,將之任意抽換,形塑出各種視之為「敵人」的病菌,從身體的監控到思想的戒嚴,環境的清潔到文化的清潔,成為恐怖時期排除異己的既定模式,而形成文化政策公衛化的現象。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249510 http://hdl.handle.net/11536/7748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