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論台灣閩南語有-V類型形容詞的謂語表現
On the Predicative Use of Taiwanese U-V Adjectives
作者: 賴佳嬅
劉辰生
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碩士班
關鍵字: 台灣閩南語;有;由動詞轉化的形容詞;Taiwanese Southern Min;u;deverbal adjective
公開日期: 2006
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有關台灣閩南語帶有‘有+及物動詞’謂語的句型,如: 這款衫有穿,尤其是閩南語‘有’在此類句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不論在構詞,句法,或語意上,這類句型都具有其獨特的表現。例如,當‘有’和及物動詞結合,會抑制(suppress)動詞帶有主事者角色的域外論元出現於句子的主語位置;因而促使動詞的其他參與角色提升為主語。此外,我們發現在這類句型中,‘有’和及物動詞的結合無論在句法或語意的表現上都與形容詞相似。謂語‘有+及物動詞’主要用來表達主語的特性,而非動詞所表達的事件。 在本篇論文中,我們主要討論下列幾個問題。第一,到底‘有’在這類句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使動詞產生詞類上的變化,又帶有去論元化(dethematizing)的特性。第二,哪類的動詞才適合出現在這類句型當中。第三,動詞的哪個參與角色會成為這類句型中的主語。最後,討論有關此類句型的語意表現。 根據前人對形容詞特性的分析,本篇論文提出閩南語‘有’在這裡扮演前綴(prefix)的角色。當其加接到動詞上,形成閩南語中的‘有-V’形容詞,並删略動詞的域外論元。為了不違反Chomsky的「擴充投射原則(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動詞的其他參與角色因此提升至主語位置。此外,因為‘有-V’形容詞為一由動詞轉化的程度形容詞(deverbal gradable adjective)並帶有開放尺標(open scale)的語意,根據Kennedy & McNally (1999, 2005)的分析,僅有不帶自然終結點的動詞能出現於此種形容詞中。另外,本篇論文也提出動詞的任何參與角色都會是此句型主語的候選人,但必須符合的條件是,此參與角色必須在形容詞語意所提供的面向(dimension)上具有可延展的特性。而動詞的語意決定了形容詞的尺標建立的面向,也因而決定了此類‘有-V’形容詞的語意。最後,本論文也提到了閩南語‘有’從主要動詞,動貌動詞(aspectual verb),到前綴的語法化過程。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345517
http://hdl.handle.net/11536/79788
顯示於類別:畢業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1. 551701.pdf
  2. 551702.pdf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