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下一世代無線行動接取技術---總計畫:下一世代無線行動接取技術(I)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I)
作者: 蘇育德
SU YU TED
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系
關鍵字: B3G;多天線系統;正交頻域多工調變;衰變通道;多用戶偵測
公開日期: 2005
摘要: 第二代(數位)行動通通訊系統的成功為普世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使得世人對於新的通訊系統有了相當大的期待與信心。雖然過去兩年的不景氣使得新一代的無線電信服務推出的時程較預期的延緩,但目前在日本、韓國都分別已經有少數的寬頻分碼多工系統(W-CDMA)及由IS-95 演進而來的CDMA2000 的技術,可以提供多媒體服務以及慢速的資料傳輸(相對於新的3G 的標準)。在台灣,新一代的3G 頻譜已完成拍賣,並已有電信公司推出服務。 在第三代的通訊系統技術的標準制定完成,而且也逐漸進入商業化的程序之後,無論是學界或工業界都已開始在思索著下一代的通訊系統 (Beyond Third Generation, B3G)的可能架構與技術。新一代的通訊系統(B3G)預期將提供更全面性的服務,包括高速的資料傳輸、多媒體服務及數據行動通訊,使無線通訊的產業更加蓬勃。雖然我們無法預期下一代的通訊系統的完整架構,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除了要能因應用戶數、傳輸量增加的需求並提升通信品質外,更重要的是要滿足多媒體的傳輸需求,建構以數據傳輸為主,IP 為基礎的寬頻無線鏈路以及讓用戶可以毫無障礙地使用各式各樣的室內或廣域之數位無線系統與網路。 每個新一代無線通訊系統從觀念的孕育到標準的制訂完成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以所謂第三代無線通訊標準為例,歐盟1985 年開始討論FPLMTS (即IMT-2000 前身) 時第二代的泛歐標準GSM 仍未定型,一直到2000 年3G 標準底定,前後整整花了約15 年的時間。關於B3G 的演進,ITU-R 有一個初步藍圖(見圖一),其時程綿延了近二十年。因為種種原因,我國不管在2G 或3G 的制訂過程當中都未曾參與,在B3G剛要起步時,以國內學、研界的現狀來看,應該有機會也有能力來參與這場長途競跑。 就像3G 系統一樣,新一世代無線通訊系統的設計核心在新的傳輸介面(Air Interface),即無線接取技術(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之確立。前端的語音和多媒體壓縮都已有也會沿用現成的標準,核心網路(Core Network)除了與傳輸層的介面外,變動也不會很大。因此,我們這個計畫的主要目的便想在這個關鍵時刻,在我們熟悉的領域-寬頻無線行動接取技術-能略盡棉薄。 本計畫將提出一新世代無線行動接取系統之完整架構、證明其可行性與優越性並發展一套電腦模擬程式集。若時間允許,我們也會並將提供部分子系統之DSP 碼或Verilog或VHDL 碼。各子計畫之詳細內容,請參見相關計畫書及表十整合型計畫重點說明。
官方說明文件#: NSC94-2213-E009-055
URI: http://hdl.handle.net/11536/90027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136712&docId=217231
顯示於類別: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1. 942213E009055.PDF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