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吳永照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3T10:31:21Z-
dc.date.available2014-12-13T10:31:21Z-
dc.date.issued2005en_US
dc.identifier.govdocNSC94-2611-E009-001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90868-
dc.identifier.uri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147576&docId=220430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基於勢能流理論,本研究將探討利用底床造波的可行性,底床造波與目前一般採用的側向活 塞式造波比較,具有降低數值水槽再反射(水槽中結構物引起之反射波遇到造波板引起再一次反射) 的優點。首先假設水槽底床一有限長度區域(造波區)成週期性的上下振動,以邊界元素法探討底床 位移與水面變化的關係,包括水深的影響等。進一步假設底床造波區除了上下週期性振動之外, 在數值水槽縱向(x 軸方向)也成正弦函數形狀並以相位速度(phase velocity)c 往負x 方向前進,利用 邊界元素法可研究底床造波引起水面波高、波長等波浪性質與造波區長度、振幅、相位速度等之 關係。本研究將分成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為線性分析,將在頻率域(frequency domain)進行 研究,除了水面採取線性化的自由水面邊界條件之外,水槽兩端設定為線性輻射邊界條件。 第二部分為非線性分析,水面採取完整的非線性自由水面邊界條件,將在時間域(time domain) 進行研究,採取Eularian Lagarangin 混合模式追蹤自由水面水粒子的運動軌跡, 水槽兩端設 海綿層消減波能,並於海綿層末端加入輻射邊界條件,減少反射波的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造波zh_TW
dc.subject邊界元素法zh_TW
dc.subject非線性zh_TW
dc.subject數值水槽zh_TW
dc.title底床造波研究zh_TW
dc.titleWaves Generated by Bottom Wavemakeren_US
dc.typePlan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zh_TW
顯示於類別: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1. 942611E009001.PDF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