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高雅俐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GAO YA-LI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3T10:41:04Z-
dc.date.available2014-12-13T10:41:04Z-
dc.date.issued2012en_US
dc.identifier.govdocNSC101-2410-H009-039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98177-
dc.identifier.uri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2590987&docId=391523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1949 年大批中國大陸各省籍出家僧侶來台,台灣佛教信仰 與其相關音樂活動呈現不同於19 世紀末與日治時期的新局勢。戰後,台灣歷經政治的 民主化,以及全球經濟資本主義與媒體科技的影響,教團本身在「人間佛教」理念的催 化下,台灣的佛教「儀式音樂」與「新創佛曲」,有其不同於中國大陸佛教音樂的發展面 貌。佛光山首先於1953 年在宜蘭地區推動「宜蘭念佛會佛教青年歌詠隊」,為台灣最早 成立的,以演唱「新創佛曲」為弘法手段的西式音樂歌詠隊。1979 年起,佛光山再組「佛 光山梵唄讚頌團」,舉辦多場的音樂弘法大會,並首次把佛教「焰口」儀式音樂結合多 種表演形式,帶入國家音樂殿堂,展現佛教音樂的多元性;同時,也成功地將佛教儀式 展演「舞台化」。爾後,也帶動台灣其他寺院相繼成立相關音樂團體,進行音樂弘法活 動。2007 年起,一向標榜清靜禪修的法鼓山,開始舉行大型水陸法會,並透過數位與傳 播科技,將法會舉行透過網路直播方式傳達至世界各地,開創了佛教儀式展演的新「舞 台」。2000 年起,一向以從事慈善事業聞名的慈濟基金會,也開始發展專屬於慈濟團體 的佛教「音樂手語劇」(sign language drama),並定期舉行公演。2011 年欣逢慈濟基金 會成立45 週年,該會特別推出「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經文選 自佛教傳統《慈悲三昧水懺》),為結合唱誦、手語、歌仔戲、現代舞、戲劇於一的演 出;同時,此演出更結合聲光科技,透過舞台螢幕讓影像與表演者直接互動。慈濟基金 會特別指出:此一演出為新型態法會的典型。換言之,即是將經藏演繹視為佛教舞台展 演「法會化、儀式化」的具體表現。台灣佛教儀式音樂展演在戰後將近60 年間,有了如 此多元的面向與變化,實在值得我們多加關注與研究。本計畫即是以上述佛教團體的音 樂展演為研究對象,嘗試了解佛教儀式的「舞台化」與展演的「儀式化」過程及其背後所 含的思維;同時,本計畫也將進一步分析「佛教儀式與音樂」如何在當代台灣社會被重 新界定與認知﹔此外,本計劃也將探討真實與虛擬「舞台」的佛教儀式展演及其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儀式音樂展演zh_TW
dc.subject人間佛教zh_TW
dc.subject戰後台灣zh_TW
dc.subject舞台化zh_TW
dc.subject儀式化zh_TW
dc.subjectRitual music performanceen_US
dc.subjectthe Buddhism of the Human Worlden_US
dc.subjectPost-War Taiwanen_US
dc.subjectmise-en-scèneen_US
dc.subjectritualizationen_US
dc.title從儀式?舞台化?到舞台?儀式化?:戰後台灣佛教儀式音樂展演的轉變—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為例 (I)zh_TW
dc.title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Performance on the Buddhist Music in Post-War Taiwan—Three Case Studies on Foguanshan, Fagushan and Tzuchi Foundation (I)en_US
dc.typePlanen_US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zh_TW
顯示於類別: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