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俗民社會的環境觀:以高雄後勁為個案研究 &Quot;Folk Environmentalism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oujin, Kaohsiung&Quot; |
作者: | 呂欣怡 Lu Hsin-yi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
公開日期: | 2011 |
摘要: | 以地方情感、初級關係、及文化親密性為基底的「傳統社群」,如何在市場經濟與去地域化潮流中維繫或重組?這是串聯筆者自2006年以來各項研究計畫的核心關懷。該年筆者自一個以教學為主的美國社區型大學轉至台灣的國立交通大學任教,也重拾中斷數年的學術研究工作。筆者的研究興趣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的研究計畫延續博士論文主題,探討台灣自九0年代勃興的社區運動─包括地方文史調查、社區總體營造、以及地方文化產業等的多重意涵。2007年在《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中發表〈社區的「主體」與「方法」〉一文,以白米社區營造過程為例,討論社區文化產業所承接的社會想像。該文主要論點為,「希望」是讓社區產業持續經營的關鍵動力,參與者在變動的國家政策與經濟脈動中藉著希望不斷重新理解及實踐「社區」。該文經過修改、擴充之後,以〈希望經濟學:社區文化產業再思考〉為題在2009年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舉辦的《社會運動的年代》研討會,目前正在修改準備投稿。另外一篇分析宜蘭童玩藝術節的論文,曾於2004年在Harvard Fairbank Center宣讀,之後屢經修改,終於在今年年底投稿至國外期刊。 2007年1月開始,經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進行「地方文化產業與永續發展的辯證--九讚頭社區與內灣商圈發展策略之比較」研究計劃,以新竹縣橫山鄉的兩個客家村落─鄰接的九讚頭與內灣─為研究對象。這兩個聚落都是國內社區營造的著名個案,但在社區發展的願景與策略上,兩個地方選擇了不同的路徑:九讚頭以環保及客語傳承為主要目標,內灣的發展則以商圈為主。在研究中發現,兩個客家社區營造過程的初期,「族群中介者」都扮演關鍵角色。他們在九0年代中期之後國家族群政策的轉型脈絡中,將客家的邊緣性有效轉化成地方經濟活化或族群文化運動的資源;客家庄的前現代生活形態,以及客家村落與土地的緊密關係,都在這一波文化表意結構中被附予新的價值。原本隱形化的客家族群,也在社區客語傳承活動及文化產業經營中,逐漸地顯形化,並以多元意象出現在全台的俗民想像中。這部份的研究成果,與蔡世群共同發表於2008年12月《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並經匿名審查通過,收於《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一書(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將由交大出版社出版)。 2008年1月開始,主持客委會補助的「地方文化產業與社群意識的轉化:頭前溪流域客家聚落調查」,此為整合計畫「台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以鳳山、頭前、中港及後龍四溪流域為範圍之跨學科研究」的子計畫19,研究進程為期三年(2008-2010),主要探討頭前溪流域的客家聚落,如何以地方文化產業的形式,做為社群意識轉化的具體呈現,以及地方文化產業如何影響該區域各社群的界限與認同。第一年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08年10月《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以及同年11月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文化創新與社會實踐研討會》上,該文已經修改,即將投稿至某國內期刊。在進行此計畫田野調查同時,筆者發現,地方文化產業這種新興的族群經濟類型,創造了許多在地微型創業機會,其中以婦女創業者居絕大多數,因此在2009年提出國科會計畫「性別、經濟、與社會地位:客家地區微型創業婦女的生活世界」,本計畫仍在執行中,初步成果將以”Entrepreneurship and Empowerment of Hakka women in Taiwan”為題,發表於2010年3月在墨西哥舉行的Society for Applied Anthropology年會。 筆者第二類的研究主題涉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刊登於《考古人類學刊》第70期的論文,針對高雄後勁地區與中油高雄煉油總廠的長期抗爭,做一過程性的分析,資料來源是筆者在1990年及2004年所進行的訪談與觀察。該文主要發現有二:首先,建立於共同污染體驗、親屬朋友網絡、及公廟信仰的地方身份─「咱後勁人」─是長期以來群眾動員的主要基礎;其次,後勁藉由環境運動所展現的,不僅僅是消極地排拒一個重污染的煉油廠,更重要的,以地方為基底的環境運動提供了一個意義鬥爭場域,在廿年間轉變了「後勁」在高雄市的象徵位階。從這個層面而言,後勁反油廠抗爭呼應了當代全球社會運動的共同趨勢,在其中「地方」起著關鍵作用,既是集體行動的動員基礎,也提供了模塑運動訴求及行動策略的文化資源。本研究計畫即為該論文的延伸。由於先前缺乏研究經費,1990年及2004年兩次田野都是在自費支助下的短期調查(各約兩個月),而且2004年的暑期田野幾乎是「偶遇式的」發生,是在筆者重返後勁拜訪故友時,無預期地碰到大規模的抗爭事件因而開始訪談與觀察。雖然有幸得以參與此歷史事件並留下珍貴的見證資料,但筆者希望能藉由本項計畫的構思,對於漢人俗民社會的環境倫理觀,做更深入而有系統的研究。 另外,2007-2008年與曾與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撰寫了一篇有關醫學院學生專業倫理變遷的研究,筆者負責的部份是討論新自由主義思維所造成的醫療商品化如何影響台灣的醫界專業倫理。這篇文章的前身曾在2007年泰國曼谷舉辦的Asian Bioethics Conference中發表,並已獲審查通過,將刊登於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Medicine(JECM)的創刊號。 |
官方說明文件#: | NSC99-2410-H009-006-MY2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98997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2204764&docId=35163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Research Pl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