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吳秀華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楊裕雄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2-12T01:17:3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2-12T01:17:36Z | - |
dc.date.issued | 2007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52950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3904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種子休眠為植物最重要的生理現象之一,然而其生化的調節機制至今仍不明朗。台灣山櫻花種子具有深度休眠的特性,並且其休眠的程度會大大地受到外覆組織的影響,該性質使得其相當適合用於研究種子休眠的調節。在山櫻花種子解除休眠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大量亞硫酸基水解酵素(sulfatase)的催化活性,因此可能產生酸性的亞硫酸根離子(HSO3-)。過去的研究已在紅米(red rice)證實酸鹼值具有影響種子解除休眠的能力,並且亦有其他文獻指出脫落酸(abscisic acid)在葉細胞與細胞間隙之間的分布,會受到酸鹼值梯度的影響,且未解離的脫落酸為主要可以穿透組織的形式。然而,細胞如何調節本身的酸鹼值去回應環境中的刺激,以及參與其中的生化調節因子至今仍未被詳細記載。首先,在本篇研究中發現,在解除休眠的過程中,台灣山櫻花種子組織中的酸鹼值有隨著時間下降的趨勢。酸鹼值的不同亦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與胚根的生長,這兩種生理特性可作為判斷種子是否解除休眠的指標。此外,將真種子(true seed)培養於含有外源性脫落酸的低酸鹼值環境下,將會明顯地降低種子的發芽率與胚根的生長。最後,利用二維電泳分析法評估在解除休眠過程中,酸鹼值對於種子蛋白質模式的影響,並闡述扁桃□裂解□前驅物((R)-mandelonitrile lyase 1)和洋李(prunin)與種子解除休眠之間的關係。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en_US |
dc.subject | 休眠 | zh_TW |
dc.subject | 脫落酸 | zh_TW |
dc.subject | 酸鹼值 | zh_TW |
dc.subject | 台灣山櫻花 | zh_TW |
dc.subject | dormancy | en_US |
dc.subject | Abscisic acid | en_US |
dc.subject | pH | en_US |
dc.subject | 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 en_US |
dc.title | 酸鹼值與脫落酸在台灣山櫻花種子解除休眠上的影響 | zh_TW |
dc.title | The effect of pH and abscisic acid on the seed dormancy-breaking of 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 en_US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dc.contributor.department | 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類別: | 畢業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