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以有機金屬汽相沈積法成長磷化銦鎵磊晶膜及其特性分析
Authors: 吳昌成
WU,CHANG-CHENG
張俊彥
ZHANG,JUN-YAN
電子研究所
Keywords: 有機金屬;汽相沈積法;成長磷化銦鎵磊晶;可見光半導體雷射;低壓有機金屬沈積;光激發儀;雷爾測量;蝕洞密度;LP-MOCVP;PL;HALL-MEASUREMENT;ETCHING-PRT-DENSITY;MOBILITY
Issue Date: 1989
Abstract: 近年來, 由於磷化銦鎵(InGaP) 磊晶膜在可見光半導體雷射的應用, 其材料特性愈來
愈受到研究團體的重視, 同時, 其△Ev>△Ec的特性, 使之在元件的設計上有更廣泛
的應用, 如HEMT、HBT 等。
利用本研究群自行裝置的低壓有機金屬汽相沈積系統(LP-MOCVD)來成長磷化銦鎵磊晶
膜并研究其材料特性為本論文的重點。數種分析技術被采用來尋找最佳成長條件, 包
含電子顯微鏡(SEM),X 光繞射儀(XRD),光激發儀(PL), 霍爾測量(Hall measurement)
,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等。
當成長溫度和五族三族比例保持在675℃ 和250 時, 表面平坦的磊晶膜可用電子顯微
鏡觀察到, 其蝕洞密度(etching pit density) 在3.0×10 ∼1.2×10 cm 的範圍
, 成長速率已被確認并做成參考圖表。利用光激發儀及X 光分析儀可決定氣相組成比
例到固相組成比例的轉換系數, 并被確認為K(Ca)=0.714,同時晶格不匹配的程度可達
到5×10 以下。
截至目前為止, 最佳的磊晶膜特性其PL半高寬為43meV(300K) 及12meV(4.2K),而300K
和4.2K能階差的實驗值約為20meV,顯示此材料特性較不易受溫度的影響, 有利於元件
的製作, 同時由光激發儀的結果得出一推論, 即成長完之后的高溫退火步驟, 有利於
得到較佳的磊晶膜特性, 最佳的晶膜電子遷移率(mobility)在300K時為3658cm /V.S.
, 在77K 時為7165cm /V.S.。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被采用來尋找磊晶膜的結構缺陷, 并
由繞射圖案來觀察磷化銦鎵次晶格排列(sublattice ordering) 的現象, 另外, 砷化
鎵與磷化銦亦有相當低的PL半高寬, 約1∼2meV 左右。
總而言之, 經過不斷實驗的結果, 特性良好的磊晶膜已可在穩定的實驗操作下獲得,
其PL半高寬及電子遷移率相當趨近於已被發表的最佳結果。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82430023
http://hdl.handle.net/11536/54625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