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削短迴旋碼解碼器的硬體架構研究
Authors: 林鴻昇
LI,HONG-SHENG
魏哲和
WEI,ZHE-HE
電子研究所
Keywords: 削短迴旋碼解碼器;硬體架構;非排序演算法;可變碼率;硬式決定;位元錯誤率
Issue Date: 1989
Abstract: 從1970年代早期開始,採用Viterbi 解碼法的迴旋碼已被應用於數位衛星通訊上。在
本論文中,我們將提出採用「非排序(M,L)演算法」之削短迴旋碼解碼器的硬體架構
。削短迴旋碼的優點在於:在相同的碼率(Code Rate) 下,削短迴旋碼比傳統的迴旋
碼執行的解碼運算數目要少很多。此外,利用削短迴旋碼,我們很容易設計成「可變
碼率」的解碼器(Variable-rate Decoders),所以可根據實際需要來調整碼率。(M,
L)演算法是一種次最佳化的演算法則,不過比起Viterbi 解碼法,它所執行的運算數
目較少。此外,因為本身運算動作簡易加上與生俱來的平行特性(parallelism) 使得
(M,L)演算法適合於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
在本論文中,我們將討論一個削短迴旋碼解碼器的超大型積體電路的例子,它是一個
可變碼率的解碼器而且是在「硬式決定」(Hard Decision) 之情況下作解碼工作。這
個電路已在 Daisy工作站作過模擬証實其正確性。另外,我們也透過軟體模擬來探討
M 值對此解碼器的影響。模擬結果顯示:M 值愈大,位元錯誤率 (BER)就愈低。而且
,只要 M值足夠大,它的位元錯誤率與 Viterbi解碼法只差0.2bB 左右。事實上,由
理論分析可知,Viterbi 解碼法是此非排序(M,L)演算法的下限。
在論文結尾,我們也針對此解碼器列舉一些方法來改善其速度、位元錯誤率或降低其
複雜度。總括言之,此解碼器由於採用硬式決定,解碼性能不如軟式決定的解碼器,
因此,它只適用於低雜訊頻道。如果需要更小的位元錯誤率,那麼便將此解碼器改成
軟式決定即可。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782430146
http://hdl.handle.net/11536/54761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