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机发光二极体用高分子奈米复合材料之光电性质研究
Study on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nanocomposite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作者: 李智文
许千树
应用化学系硕博士班
关键字: 有机发光二极体;高分子奈米复合材料;奈米粒子;缺陷;OLED;polymer nanocomposite material;nanoparticle;trap
公开日期: 2007
摘要: 本研究内容主要利用双苯环取代的PPV聚合物(DP-PPV)衍生物和MEH-PPV高分子掺混CdSe/ZnS量子点光电性质研究和元件陷域能阶的探讨。此外我们也合成新的磷光Pt金属错合物,并探讨其光电性质与陷域能阶的研究。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利用两种不同双苯环取代的PPV聚合物(DP-PPV)的衍生物,分别是一个苯环取代,另一个为fluorene取代基团取代的高分子,将两种不同比例共聚的高分子(分别为P1和P2)和CdSe/ZnS量子点掺混,其元件的结果可以获得大幅的提升。在高分子P1中,元件的最大亮度为697 cd/m2在,最大效率则为0.23 cd/A,在掺混CdSe/ZnS量子点后,元件的亮度可以提升到2794 cd/m2,效率也提升为0.9 cd/A。而在P2的系统中,亮度从3949 cd/m2提升到8192 cd/m2,效率则从0.23 cd/A提高至1.27 cd/A。从hole-only和electron-only元件可以发现,CdSe/ZnS量子点在元件中扮演电洞阻挡的功能,藉由平衡电子和电洞的速率,进而增加再结合的机率,以提高元件的效能。
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MEH-PPV高分子掺混CdSe/ZnS量子点的有机发光二极体元件中,元件的提升现象也是可以被观察到。最大亮度可以从65 cd/m2增加到155 cd/m2,最大效率则从0.005 cd/A提高至0.03 cd/A。利用电荷深层能阶瞬间光谱仪(Q-DLTS)仪器来研究MEH-PPV高分子掺混CdSe/ZnS量子点元件中的陷域能阶和参数。从Q-DLTS图谱的结果中发现,CdSe/ZnS量子点的添加不但可以产生一个新的陷域,也可以让原本MEH-PPV高分子元件中的陷域密度降低,进而降低电子电洞在元件中被陷域补抓的机会而增加再结合的机率,提高元件的表现。
最后我们合成含Pt 金属的磷光错合物,将此材料制作成有机发光元件,元件的驱动电压为15 V,最大亮度为607 cd/m2,最高效率则为0.28 cd/A。从Q-DLTS图谱得知在PVK+PBD的系统中,主要有三个不同的陷域型态,活化能分别为ET1 = 0.33 eV、ET2 = 0.4 eV和ET3 = 0.51 eV。而在掺混Pt错合物之后,有两个陷域依然存在(Peak I and Peak III),另一个陷域则消失了(Peak II),另外还产生了新的两个陷域(Peak IV and Peak V),活化能分别是ET4 = 0.25 eV和ET5 = 0.18 eV。我们认为消失的陷域可能扮演载子的淬灭中心,而新生成的陷域可能有利于电子和电洞的平衡,进一步提升元件的表现。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GT009125806
http://hdl.handle.net/11536/55246
显示于类别: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1. 580601.pdf

If it is a zip file, please download the file and unzip it, then open index.html in a browser to view the full tex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