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楊英風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4-12-12T05:13:41Z-
dc.date.available2014-12-12T05:13:41Z-
dc.date.issued1982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yuyuyang.e-lib.nctu.edu.tw/index.asp?view=1&db=artWorks&no=H0065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1536/85820-
dc.description.abstract為花蓮和南寺鑄作〔造福觀音〕之原型作品。此尊觀音像的原型仍是來自白衣觀音的造型,以頭部的圓光、身後的背光做為該像的背屏,並採半跏坐姿坐於仰瓣蓮台之上;菩薩的左手捧缽高舉、右手捻指滴露,彷彿是在賜降甘霖滋潤眾生。額前冠飾有一化佛立像,按《觀無量壽經》所言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辨識所在註 ;豐圓厚實的臉型,以及悲憫俯視的表情,是該像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神態。菩薩的上身呈肩圓而厚胸,上軀裸露僅披天衣,雙肘各有一道天衣飄帶繞過,若不明者會以為是佛陀如來等像所著的袈裟款式。就該件原型的整體而言,頭身的比例過度誇大於上半身,尤其是肩膀與頭像的部分,事實上這些不但不損該像的莊嚴與美感,甚至相信是作者有意的變形,因為此像在現場被放大至四層樓高,幾乎與雲岡第二十窟的主佛高度無異,為了彌補人類的透視上的錯覺,往往在鉅型作品的上段會被有意放大比例。(摘錄自陳奕愷著〈楊英風教授的法相世界〉《人文、藝術與科技—楊英風紀念文集》頁318,2001年12月,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zh_TW
dc.language.isozh_TWen_US
dc.subject楊英風zh_TW
dc.subject雕塑zh_TW
dc.subject造福觀音zh_TW
dc.title造福觀音zh_TW
dc.type雕塑zh_TW
顯示於類別:楊英風數位美術館


文件中的檔案:

  1. bc8200101g001-0001-i.jpg

若為 zip 檔案,請下載檔案解壓縮後,用瀏覽器開啟資料夾中的 index.html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