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文化翻譯」與亞洲視角---失諸繙譯:電影他者及其天命
Lost in Translation: On the Fate of Film's Other
作者: 林建國
LIM KIEN KET
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關鍵字: 華語電影;中國;王小帥;陳凱歌;物性;商品;生產模式;資本主義;再現;翻譯
公開日期: 2006
摘要: 留意。此片在西方亦未見討論;其實要從中國古裝戲中找出希臘元素,對於西方學者恐怕也是件不可
思議的事。嚴格說來,本片不在純粹「再現」希臘追憶;如果悲劇雄渾才是主戲,則按康德所見已非
「再現」之議所能談論。本片另闢蹊徑,表面雖採中國傳統冤冤相報的橋段鋪敘,故事後段的情節卻
急轉直下,讓主角以希臘悲劇人物接受自己命運的方式收場。正是這個落在「再現」之外的希臘元素,
提供本片與眾不同的質感,成功構築如此視域,使得悲劇雄渾及其希臘性終在本片的翻譯努力下找到
住所。
關鍵詞:華語電影、台灣、李行、希臘、悲劇、康德、雄渾、命運、再現、翻譯。
第二年:論李安作為一位電影作者
「作者」之見可溯源至法國五○年代的討論,「作者」定義並帶有解構甚至自我瓦解的深意。因
此眾多理論家之中,安德烈巴贊便反對「作者」概念的使用。無奈言者諄諄,眾多學者今天卻不以為
意,仍視「作者」為一個超級穩定的概念。然而強行用到李安身上,概念之中的解構寓意又再度浮出
檯面。理由是李安的身份近來成為爭論焦聚,眾多意義相互矛盾的標籤(台灣導演、美國導演等等)
相繼貼到他身上。有意思是,這種混亂的貼標籤現象正,好是「作者」概念之中的解構成分可以解釋。
換言之,如果「作者」一議必須用到李安身上,目的並不在將他「再現」,而是將他的意義「翻譯」
出來,使得作者論所使用的「作者」的概念在他身上消失於無形。
關鍵詞:華語電影、台灣、李安、巴贊、作者論、作者、解構、再現、翻譯。
第三年:唯物新解:腳踏車,小提琴,王小帥,陳凱歌
中國今天幾近失控的市場經濟如何可在電影之中獲得「再現」?問題聽來虛無,眾多中國導演回
答起來卻不餘遺力,所得出答案卻極為灰暗:即「再現」是否成功,端賴銀幕上的人物是否成功扮演
商品的物性。一如巴贊等人指出,電影是少見的藝術媒介,可讓物品像人物一般扮演吃重的角色。在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和陳凱歌《和你在一起》,物性定義了人們生活的方式以及社會關係。他們
有所互動,以其物性有所互動。在王小帥,作為生計所需的單車,定義了其主人所需遵從的生產模式。
在陳凱歌片中,少年小提琴手所演奏的樂器,其橫躺之姿,正是他演奏生命所需克服的妥協姿勢。然
而作為一支小提琴、一件物品,他也只能無助地躺下,隨時等待市場交換。電影人物的物性,於是強
烈地依附在他們所擁有的物品上,以致電影的情節由這些物品的際遇推移。資本主義遂從電影中現
身,但並非因為它被「再現」了,而是因為物品的生命際遇讓它隱現,將它「翻譯」出來,自在地以
電影的方式存在與滯留。
官方說明文件#: NSC95-2411-H009-016-MY2
URI: http://hdl.handle.net/11536/89605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241614&docId=229232
Appears in Collections:Research P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