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化翻译”与亚洲视角---失诸翻译:电影他者及其天命 Lost in Translation: On the Fate of Film's Other |
作者: | 林建国 LIM KIEN KET 交通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
关键字: | 华语电影;中国;王小帅;陈凯歌;物性;商品;生产模式;资本主义;再现;翻译 |
公开日期: | 2006 |
摘要: | 留意。此片在西方亦未见讨论;其实要从中国古装戏中找出希腊元素,对于西方学者恐怕也是件不可 思议的事。严格说来,本片不在纯粹“再现”希腊追忆;如果悲剧雄浑才是主戏,则按康德所见已非 “再现”之议所能谈论。本片另辟蹊径,表面虽采中国传统冤冤相报的桥段铺叙,故事后段的情节却 急转直下,让主角以希腊悲剧人物接受自己命运的方式收场。正是这个落在“再现”之外的希腊元素, 提供本片与众不同的质感,成功构筑如此视域,使得悲剧雄浑及其希腊性终在本片的翻译努力下找到 住所。 关键词:华语电影、台湾、李行、希腊、悲剧、康德、雄浑、命运、再现、翻译。 第二年:论李安作为一位电影作者 “作者”之见可溯源至法国五○年代的讨论,“作者”定义并带有解构甚至自我瓦解的深意。因 此众多理论家之中,安德烈巴赞便反对“作者”概念的使用。无奈言者谆谆,众多学者今天却不以为 意,仍视“作者”为一个超级稳定的概念。然而强行用到李安身上,概念之中的解构寓意又再度浮出 台面。理由是李安的身份近来成为争论焦聚,众多意义相互矛盾的标签(台湾导演、美国导演等等) 相继贴到他身上。有意思是,这种混乱的贴标签现象正,好是“作者”概念之中的解构成分可以解释。 换言之,如果“作者”一议必须用到李安身上,目的并不在将他“再现”,而是将他的意义“翻译” 出来,使得作者论所使用的“作者”的概念在他身上消失于无形。 关键词:华语电影、台湾、李安、巴赞、作者论、作者、解构、再现、翻译。 第三年:唯物新解:脚踏车,小提琴,王小帅,陈凯歌 中国今天几近失控的市场经济如何可在电影之中获得“再现”?问题听来虚无,众多中国导演回 答起来却不余遗力,所得出答案却极为灰暗:即“再现”是否成功,端赖银幕上的人物是否成功扮演 商品的物性。一如巴赞等人指出,电影是少见的艺术媒介,可让物品像人物一般扮演吃重的角色。在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和陈凯歌《和你在一起》,物性定义了人们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他们 有所互动,以其物性有所互动。在王小帅,作为生计所需的单车,定义了其主人所需遵从的生产模式。 在陈凯歌片中,少年小提琴手所演奏的乐器,其横躺之姿,正是他演奏生命所需克服的妥协姿势。然 而作为一支小提琴、一件物品,他也只能无助地躺下,随时等待市场交换。电影人物的物性,于是强 烈地依附在他们所拥有的物品上,以致电影的情节由这些物品的际遇推移。资本主义遂从电影中现 身,但并非因为它被“再现”了,而是因为物品的生命际遇让它隐现,将它“翻译”出来,自在地以 电影的方式存在与滞留。 |
官方说明文件#: | NSC95-2411-H009-016-MY2 |
URI: | http://hdl.handle.net/11536/89605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241614&docId=229232 |
显示于类别: | Research Pl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