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之发展与现地试验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Mass Transport Model and in Situ Experiment
作者: 杨锦钏
Yang, Jinn-Chuang
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防灾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字: 地下水;质量传输;现地试验;Groundwater;Mass transport;expriment
公开日期: 2003
摘要: 台湾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抽用量激增,远超过地下水补注量,已造成部份地区地层下陷与地下水盐化。此外,工厂有机溶剂、地下油管与地下油槽破裂造成农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有鉴于此,环保署依据“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开始征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并着手地下水污染场址整治工作。此外,经济部水利署(以下简称 贵署)办理“台湾地区地下水观测网整体计画”,定期进行地下水水质检测工作,瞭解地下水水质污染概况。惟目前国内尚无一套由国人自行开发之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以资应用,因此 贵署爰办理“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之发展与现地试验研究”计画。“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之发展与现地试验研究”计画之目的系发展一套由国人自行研发适合大区域及小范围模拟之多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并藉由地下水污染传输现地试验,辅以实验室砂箱试验,推估台湾本土性地下水及污染物传输等相关地质参数。其研究结果可提供 贵署作为管制地下水抽取与整治地下水污染之参考工具。本计画因工作量庞大乃分为三年逐步实施,其各年度之预期成果分别为:1. 第一年:多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之发展、建立与验证,并建置一完整地下水流及质量传输试验及监测场址。第二年:应用第一年发展、建立及验证完成之多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进行现地模拟,进一步研发含地下水密度变化之模式,以加强地下水质量传输之模拟功能。并同时进行现地示踪剂试验与砂箱试验之初步数据分析。第三年:应用具密度变化之多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量传输模式模拟浊水溪冲积扇海水入侵之情况,并提出台湾本土性地下水流与质量传输之相关地质参数模型。
官方说明文件#: MOEA/WRA/ST-920029V1
URI: http://hdl.handle.net/11536/92294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881257&docId=169081
显示于类别:Research Plans


文件中的档案:

  1. RRPG92090630.pdf

If it is a zip file, please download the file and unzip it, then open index.html in a browser to view the full tex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