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外匯風險管理--雙重外幣部位最適沖險之研究
Authors: 夏松景
XIA, SONG-JING
巫永森
WU, YONG-SEN
管理科學系所
Keywords: 外匯風險;沖險
Issue Date: 1992
Abstract: 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必然與其他國家發生往來的貿易關係,尤其台灣是一個海島,資
源有限,因此進出口貿易在整個經濟成長的貢獻上,更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自從
自由、國際化成為政策之目標,在外匯市場方面,開放台幣的浮動匯率,更讓企業面
臨了另一種劇烈的風險─匯兌風險。因此財務經理必須對各種沖險市場、沖險工具有
相當的了解,才能針對企業本身的特性,應用各種沖險策略。而目前國內險遠期外匯
可供應用外,預定於今(82)年底以前開辦的國外期貨交易提供了另一項有效的沖險
工具。
而一般可採行的策略包括:不沖險、全部(傳統)沖險、選擇性沖險及最適沖險,其
中適沖險係利用Markowitz 的投資組合觀念,引進均異分析架構,在期望報酬的限制
式下,求風險(變異數)最小化,導出最適沖險比率。而原先導出於期貨的沖險理論
,也逐漸應用到遠期外匯市場,在諸多沖險理論中,對於最適沖險比率的估計模式,
則學者提出的包括價格水準模式、價格差異模和報酬率模式;各有其特性及適用情況
。而上述的理論模式多著重於單一外幣現貨部位的沖險問題,然而實際上,企業常面
臨兩種或以上的外幣部位,因此本文即應用報酬率模式於美金及馬克兩種外幣部位,
以複迴歸模式來估計其各別的沖險比率。
運用複迴歸模式求出沖險比率及沖險效果後,分析所得結論為:(一)最適沖險比率
美金和馬克並不一致,而其與傳統沖險比率(其值為1)隨著沖險期間不同而不同。
(二)針對自我相關情形經修正後,其沖險比率和沖險效果較修正前為低;(三)
較長沖險期間的沖險效果比短期的沖險效果為佳。(四)不同期間的沖險比率呈現不
穩定的現象。(五)組合策略、孤立策略及自然策略三種不同策略之沖險比率並不相
同,一般來說,組合策略之沖險比率小於孤立策略之比率小於自然策略的比率。(六)
就事前分析的角度來看,組合策略之沖險效果和期望損益也高於孤立策略及自然策略
,惟其差異有限。
URI: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12457012
http://hdl.handle.net/11536/57311
Appears in Collections: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