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鄞 惠 敏 擊 樂 演 奏 會(含輔助文件:樂曲解說與演奏探討) Hui – Min Yin Percussion Recital(with a Supporting Paper on the Prograram) |
作者: | 鄞惠敏 Hui-Min Yin 徐伯年 Bor-Nien Hsu 應用藝術研究所 |
關鍵字: | 擊樂演奏會;演奏探討;Percussion Recital;Performance Practice |
公開日期: | 1998 |
摘要: | 何謂打擊樂?筆者認為可以廣義的解釋為:當這個世界上尚未有人類文明出現的時期,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或自然現象,所有被製造出來的碰撞的聲響均可稱之為「打擊聲響」。例如自然界中火山爆發的聲音,地殼變動石頭滾動的聲音,雨水打在大地上的聲音,海水衝蝕陸地的聲音,雷聲等等,這些經由生物或無生物摩擦碰撞時所產生的撞擊聲響,很早就存在於地球上,這是不可否認的,雖然當時誰都沒聽過,但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至今依然存在。因此,當人類意識到聲音的存在時,打擊樂早已自然的出現在人類的生活經驗當中,不論是打獵或擊石以製造武器、拍打自己或對方的身體、以果殼作為容器進而發展成樂器等,人類在有意間或無意間,這些經「打擊」所製造出來的聲響,很早就存在於人類祖先的經驗中,因此,打擊樂可以說是最早被人類意識到並製造出來的樂器,也可以說是最靠近人類文明的原始音樂。音樂發展到了二十世紀,作曲家們漸漸想要藉由不同的作曲手法、不同的音色,來突顯自己作品的與眾不同,因此紛紛注意到節奏也是作曲的重要素材之一,同時藉由打擊樂器來彰顯節奏與力度的變化是最普遍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打擊樂能在二十世紀異軍突起的原因了。許多現代作曲家紛紛嘗試尋找新的音響,開發一般傳統樂器的可能性,而正當一般的傳統樂器幾乎都已經找出其極限時,不難理解種類豐富的打擊樂正好符合作曲家的實驗精神。筆者大膽的認為,現代人類很可能仍擁有人類祖先中對打擊樂的最原始記憶,而也許現代作曲家正渴望透過各種形式的打擊樂聲響來尋找塵封失落的記憶。
在這場音樂會中,總共安排了六首樂曲,其中三首為獨奏曲,另外三首是室內樂形式的樂曲,這些曲目中除了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BWV1001是巴羅克時代的樂曲之外,其餘的曲目均是現代創作作品。在這篇輔助文件當中,筆者主要是針對這場音樂會中的所有曲目作一個概括性的文字敘述,除了對樂曲進行分析之外,並以自己在練習過程中所得之經驗,在演奏技巧的部分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演奏會曲目包括:
一、巴赫: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 BWV1001
第一樂章 慢板
第二樂章 賦格
第三樂章 西西里舞曲
第四樂章 急板
二、平義 久:凝聚
三、尼爾•羅尼克:恆動的節奏
四、伊爾•普昂:片段(客席/黃雅綾)
五、武滿 徹:雨樹(擊樂三重奏)(客席/黃雅綾、黃莉雅)
以上曲目已在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於台北十方樂集音樂劇場演出,這場演奏會的實況錄音收錄在所提出的錄音帶上。 Recital Program: 1. J.S.Bach : Sonata and Partia BWV1001 Ⅰ. Adagio Ⅱ. Fuga Ⅲ. Siciliana Ⅳ. Presto 2. Yoshihisa TAIRA : CONVERGENCEⅠ 3. Neil B.Rolnick: EVER LIVIN Rhythm 4. Yves Prin: Fragments 5. Toru Takemitsu : Rain Tree The Program above was performed in the Recital hall of the Taipei ‘Forum Auditorium Musique Theatre’ on June 21, 1999. The recording of this performance can be heard on the submitted tape. |
URI: | http://140.113.39.130/cdrfb3/record/nctu/#NT870509021 http://hdl.handle.net/11536/6488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Thesis |